APP下载

让书法之美流光溢彩

2019-09-10吴勇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文化育人

吴勇

【摘 要】教育部审定通过的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在强调加强中小学生书法技法练习与指导的同时,特别重视书法文化教育在提升书法审美境界、增加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的血脉,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守文化先行的原则,坚持书写技能与书法文化教育并举,彰显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书法教育;书法文化;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5-0024-03

一、汉字与中华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征程的开始,汉字是汉民族的文化灵魂,汉字的听、说、读、写在中华文明的传播历程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教育全体学生写好汉字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

汉字书写有意识地尊重审美的规律与书写的规则由来已久。殷商以來,汉字的书写一直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对今天的中小学教育而言,最基础的就是如何写好汉字。“写好汉字”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要写好首先必须写对,写对是写好的基础。而“好”与“不好”则涉及对传统优秀书法作品的认知、取法与传承,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没有取法,则是肆意妄为、无法无天,是为“野狐禅”。今天的许多青少年拿起笔来满纸狼藉、不堪入目,是因为他们在汉字书写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与引导,缺乏最基本的汉字书写规范意识和美观意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现代化带来的书写要求的下降与书法文化教育的缺失。社会普遍出现的没机会拿笔写字、不会写字、写不好字的现象背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缺失和文化传承的断层,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汉字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

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书法文化的传承和书法艺术欣赏的指导,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汉字书法不仅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而且蕴涵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德育因素。在研习书法及进行书法教学中,善于挖掘这些因素,对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修养学生身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书法是汉语言文字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同汉文字的诞生一样久远,我国古代就将书法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汉字的书写是技、艺、道的结合,这些结合使得汉字书写形成了汉字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门类,而汉字书法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标志。《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指出,“推进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纲要》中不仅仅提到了最基本的要求“提高汉字书写能力”,而且更加深层次地提出了教学目标“加强学习书法文化和书法审美,引导学生们通过书写实践的途径,在实践中深刻地领路到书法的艺术美”。所以,我们在进行书法教育的时候,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写字技能上,要在课堂中加入书法文化和书法审美的学习,帮助学生领悟书法文化的精髓。

三、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的文化育人理念与特色

笔者作为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编写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了对该套教材的补充完善和修订工作。工作过程中,根据教育部专家们的意见和《纲要》提出“梳理、精选、调整书法文化板块相关内容”“合理安排”“适当融入”“循序渐进”的要求,重点对书法文化与《纲要》所列精品碑帖赏析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撰写或修订完善。在教材编写以及和一线中小学书法教师接触过程中,笔者深感在加强中小学生书法技法指导的同时,书法审美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小学书法学习而言,注重基础书写规则的培育是必要的,而为中小学书法基础教育的延伸与升华,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富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有几千年的传承、积淀,又有当代的弘扬和创新。因此,在美和传统文化精神引领下的自觉体验,成为书法学习的主要目标。就书法类课程的终极目标而言,应该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内涵、品质、修养。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书法练习指导中,书法教育涉及的内容,除写字与书法技法教学与训练指导外,具体来说大体还有如书法的基础知识、书法文化知识的解读,书法经典作品的赏析入门,书法家的介绍,涉及书法人物的一些经典故事,名胜书迹、书法器具材料、书体演变、文字学的基础知识,等等。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体例清晰、难易适度,专业性与普适性兼备,文化性与审美性融合。在内容编排上,三年级侧重笔画,四年级侧重偏旁部首,五年级侧重字形结构,六年级侧重结字规律。这套教材的编写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书法文化为背景,注意从传统书法教育经验中汲取营养,坚持以儿童为本位,强调基础内容,突出基本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实用的书写技能,切实贯彻《纲要》提出的“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的要求。教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逐步渗透书法常识和书法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兴趣;大致了解书法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教材在每一课中都安排了书法文化板块,包括:“书家故事”(介绍著名书法家学习书法的逸闻趣事),“书体演变”(讲述汉字的源流和书体的发展演变,传播汉字文化),“书法常识”(解答一些关于书法的基本问题),“文房四宝”(介绍书法传统工具),“名胜书迹”(呈现有代表性的书法胜地胜景),“碑帖欣赏”(初步欣赏、品味著名书家的代表作品)等。这些编排一方面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在凸显教材的书卷气,营造浓郁的墨香氛围。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在审定过程中,强化了书法文化板块,注重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注重书法知识传承。通过书体演变、书法常识、文房四宝等板块,配合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介绍书法学习所需要书体、技法、器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书法知识体系。

二是注重书法文化育人。通过书家故事、名胜书迹等板块以生动活泼的笔调介绍传世经典作品背后的书法家故事,带领学生畅游祖国山川的同时领略书法艺术之美。如强调书法与民族大义:颜真卿的端莊正大、舍生取义,柳公权的心正笔正,岳飞的精忠报国,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在笔墨之间感悟家国大义、弘道养正;强调书法与品格养成,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精选了一批生动有趣的历代著名书家学习书法的故事,王羲之、王献之、智永、颜真卿、怀素等学书的故事,既生动有趣、耳熟能详,又保证其内容的严谨可靠;强调书法与文化传承,书法不仅仅是写字的技巧,而是植根于历史、人文、地理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是散布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点缀于祖国大好江山之间的璀璨星座。泰山之巅的巨幅摩崖《纪泰山铭》、曲阜孔庙的《汉乙瑛碑》、桂林山水之间的桂海碑林、昆明大观楼长联,焦山瘗鹤铭石刻,皆是书法与情境、文辞完美结合的佳作。一点一画之间,可以上接五千年中华文明,下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可以纵横八荒,有汉字的地方都有中国书法,都有中华文脉的传承,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才有了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有了承载中华文明的使命与光荣。

三是注重书法文化与审美相得益彰。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其核心任务是创造美,而任何一个书法作品创造的美都是为时代的大文化服务的。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在碑帖鉴赏等栏目,通过分年级、学段循序渐进的方式,有计划地介绍《纲要》所列举的历代经典书法代表作品,通过鉴赏掌握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赏析要点,从书家、时代、风格、手法、形式等多角度让孩子们系统领略中国书法艺术之美,让代表作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立下标杆,形成典范,引领孩子们书法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

[2]李彤.论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书法的异化[J].艺术生活.2013 (1).

[3]盛敦荣.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J].中国发展,2014(2).

[4]王良煊.传统文化视域中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文化育人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技术文化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