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19-09-10车敏书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车敏书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引言:

小學数学教学如何实现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特别是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努力探索和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我们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

(二)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强化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我们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一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这一课是,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画法,结果产生这样的记法如:›1、∟2、√4、∧1、∨2等形式,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角,用动态的角演示,让学生看到无论角朝哪边在记作时都应该记为如∠1这种形式。这个过程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显著提高。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又例如,一教师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中,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融合的定位

(一)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是辅助教学,不要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二)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融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一讲到融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融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中常见的课型教学策略

(一)演示型课。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的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它在融合的初级阶段被广泛地采用。例如,在教《认识图形》一课时,我就做了一个演示课件,从网上和一些教学光盘搜寻到许多精彩、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有卡通、建筑、商标、道路、风景名胜;有体育器材、球类、服装、家庭用品;还有七巧板、几何体、优美的数学曲线等,琳琅满目,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给点燃了起来。

(二)实验型课。通过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数学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图形,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

结束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克服现代化教学设备对自己的影响,打消展示现代信息技术魅力的思想,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传播数学知识的观点,从材料的搜集、教学的设计、课件的制作到课堂教学,都必须自始至终地把传授数学知识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教学在课程标准制定的轨道上进行。

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信息技术教育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编号:XT一93。

参考文献:

[1]杨晓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2]梁玉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07).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