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2019-09-10李晓兰
李晓兰
摘 要:小学教育是影响学生未来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所谓的课堂教学策略,则是指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習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真正高效?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观念;学习效率
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十分必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实,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并且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小学的学生正好处于黄金发展期,对什么事情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抓住利用这个特点设计教学。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心,然后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学得积极。但是小学生还缺乏稳定性、自控能力弱,这些也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考虑在内。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课堂上就有一个游戏。游戏时,座号是24的因数的学生站在左边,座号是18的因数的学生站在右边。这时候就有部分学生,他们的号数是24和18的公因数。他们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站在哪里,在两边来回走。而下面的学生也非常激动地大喊:“站中间!”整个场面异常热烈,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进去。就在这种激烈的讨论中,最后那部分犹豫不决的学生,站到了两队人的中间。在老师“疑惑”目光中,他们解释了这么站的理由,从而在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了公因数的概念。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我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导课时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可先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出示投影:让大青蛙吃56只害虫,小青蛙吃30只害虫。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最好的铺垫作用。其次创设操作情境。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心理特征,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8的组成”时,在原有讲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拿出8根小棒,把它分成两部分,分的方法越多越好,并动口说是怎么分的。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得出7种情况。再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第一步,指导学生按“凑十”的需要操作小棒,根据要把九根小棒“凑十”的需要,引导把2根分成1根与1根,把其中的1根放到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1根合并成11根;第二步,让学生用出声的语言,较详细地口述操作过程;第三步,要求学生脱离实物,通过表象默默地设想操作的过程;第四步,引导学生压缩、简化说与想的口算过程。这样通过动手和动口,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凑十法”的算理。
三、注重思维的逻辑性,适当应用探询式提问
有些时候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无法看出思维过程是否恰当或考虑是否全面,有时答案正确而理由却是错误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提问时采用探询式提问,即在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后接着再追问几个问题,这样做经常能起到激发新信息,扩展答案,重新引导提问的方向的作用。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平行四边形可以转换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长方形的长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哪条边?长方形的宽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上述提问一个接着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的学习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四、教师一定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对所教年级的教材掌握得深和透,要对小学阶段的所有数学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一个教师应使每一个40分钟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应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应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练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我认为要做好以上这些,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教师对教材深入理解和掌握,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才能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厚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教师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数学家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课堂教学效率也一定很低。
五、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千方百计搭建一个学生发展的平台。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要把更多的话语权、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孟孟.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9(06):57.
[2]王育琴.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