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2019-09-10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学科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三是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四是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五是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六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

1.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3.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

4.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国家统一开设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全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地方或学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由各地负责组织审定。

三、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1.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各地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各地要统筹解决好思政课教师缺口问题;高校要积极动员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

2.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以培育一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目标,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建立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3.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各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要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要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

4.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个一批”等人才项目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5.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为重点建设学科。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多角度学术支持。

2.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完善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

3.切实加强思政课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開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各地要参照设立相关项目并给予经费投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

4.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

5.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五、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1.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建立和完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校和讲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制度。

2.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推动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

3.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要牵头抓好思政课建设,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要指导抓好军队院校思政课建设。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学科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