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智发展构建怡情课堂的实践研究
2019-09-10谢小英 孙丽娟
谢小英 孙丽娟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学校地处偏僻农村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打造怡情文化,探索课堂教学变革,通过对怡情课堂的内涵、主要特质、基本要素等的研究,优化怡情课堂教学的方法与过程,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课改;怡情课堂;教学策略
雪堰中心小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灵山脚下,是一所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构建怡情课堂教学,是从学生心理和智力协调发展和小学各学科全面发展的角度,对本校学科课程和教学进行系统研究与改革。学校构建怡情课堂,不断寻求课堂教学新的发展和突破口,以此提高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怡情课堂教学的理论认识
1.心智发展。何谓心智?心,指心理成熟,就是在当下的事情与对未来的意识中,做到平衡和正确选择的一种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各学科的教学而获得的。智,指智力发展,即个体智力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即为运用知识迁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怡情课堂。怡情,即怡悦心情,也就是陶冶情操、调节心情。构建怡情课堂,也就是要营造轻松、自主、有情趣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通过教师创设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怡情课堂是民主互动、思维活跃、情智相生的课堂。
3.课堂内涵。心智,既指智力,即观察、记忆、判断、应用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指智慧,即与人交往的才智。基于学生心智发展的怡情课堂同时融入了“情”和“智”,同时重视“情感”与“智慧”的品格,是“情智共育”的课堂。
4.怡情课堂的基本要素:有学习情境,有学习任务,有互动合作,能解决问题。它的主要特质包括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和谐性,教学目标的全体性和差异性,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二、怡情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
怡情课堂的教学目标,即“三小目标”:每个孩子都有浓厚的兴趣,每个孩子都积极动起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
怡情课堂的内容选择,即“三个精”:一是内容的选择要“精心”。全面解读“文本”“生本”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前提,也是我们精心选择目标的基础。二是内容的数量要“精简”。一堂课如果目标太多,学生将无所适从。所以教师要集中教学目标,聚焦教学内容,将目标内容充分展开,花时间和精力“三进三出”,使学生学得透彻。三是内容的表述要“精准”。在实现目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内容应是可操作的,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得以提高,是有效学习的基本路径。
(二)优化怡情课堂的教学方法与过程
怡情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与过程设置:设计情境—选取任务—互动合作—解决问题。
1.入境——设计情境。内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引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产生认知情感。在愉悦宽松、情感触发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张扬。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来引导学生接受任务[1]。
操作说明:
(1)以新入境: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发学习欲望。
(2)以疑激趣:根据预习内容,主动设疑,搭建框架,展开思维触角。
(3)创境触情:创造良好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触动,诱导情智萌发。
2.尝试——选取任务。内涵:尝试是学习的起始,是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试一试。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带动下,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选取适宜的学习任务,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学习新知识的任务中去。
操作说明:
(1)初读目标,诱发情感: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一一读完。此时,学生仍带着教师在课堂初始创设的情境的余味。
(2)细读思索,选择任务:依据教师制定的目标,联系新旧知识和生活经驗,激发学生选择学习任务的兴趣。
3.交流——互动合作。内涵:学生选取适宜任务后,在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任务,产生很多新的体悟和认知。这时,需要大家共享收获,教师可采用各种交流形式,让学生的情智得到充分展示,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发展。
操作方法:
(1)补充式交流: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交流学习的收获,其他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交流。
(2)辩论式交流:学生个体形成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在辩论交流中做到优势互补。
(3)倾诉式交流:学生对知识深入地探究后产生新的体悟,急需倾诉表达。此时,教师成为倾听者,与学生进行互动,产生共鸣。
4.发展——问题解决。内涵:发展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情感的提升、智力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以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进行创造性的体验,学习能力也在发展和提升。
操作方法:
(1)巩固小结:对于新授的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并感受别人的收获。
(2)迁移运用:让学生经历由仿到创、举一反三的过程,在迁移运用中,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怡情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系统
1.怡情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课题组研究构建了怡情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情境创设、学习任务、 互动合作、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评价, 旨在引领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检测各环节的目标达成度,使各项教学活动都有实效。
2.怡情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课题组探索诊断与反馈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研究改进自我反思、同伴分析、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评价方法,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学习研究的过程、交流研讨的过程、教学创新的过程。
三、怡情课堂教学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1.构建了怡情课堂教学的课堂结构,探索出一套促进学生心智协调发展的怡情课堂和实现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的教学策略。
2.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业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使其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素养、课程建设能力、教学革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堃.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