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2019-09-10吴星
吴星
摘 要:通过列举分析海南热带农产品现有的流通模式,分析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产品包装、互联网使用广度和深度不够及物流效率低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建议:重视热带农产品包装,提高热带农产 品利润;提高物流效率以提升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效率;全方位、 多角度加快互联网+海南热带农产品建设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流通模式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a)-003-03
据海南统计年鉴的统计,2016年海南的乡村人口553.77万人,占海南总人口的61.38%,农业生产总值1470.41亿元,占当年海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6.4%。农业发展在海南经济发展中占有首要和重要的地位。海南有全国“菜篮子”“果盘子”之称,但当地人却吃着高价蔬菜瓜果,菜农果农即使丰收却遭遇滞销、低价贱卖。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从农业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转移的环节包括生产、采购、储存、运输,销售。本文所分析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模式是指海南农产品种植户生产出来的热带农产品,主要是海南特色的热带瓜菜、水果,经由哪些中间商(组织),比如农产品批发商、龙头企业、超市、零售商贩等,以哪种模式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对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的分析,为提高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振兴海南农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流通模式
1.1 传统的流通模式
1.1.1 农户自产自销
改革开放初期,农户将生产的农产品在自己需要满足后剩余的部分拿到集市上售卖,购买的往往是最终的消费者。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类型—— 农户+最终消费者。目前在海南的一些市场上、街头上或旅游景点会看到一些农户自行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比如番石榴、香蕉、菠萝等海南特色农产品。这些农户往往采用人力或简易的运输工具,交易數量少。随着城市建设比如海口“双创”建设,这种流通渠道模式已经较为少见。这种类型下的农产品基本都是没有品牌,但很多消费者却往往认为它们是绿色的、安全的农产品,如图1所示。
1.1.2 农户+中间商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产品在满足农户自己需要后有了有更大的剩余,这种剩余量超过了农户能使其流通的量。逐渐就形成有中间商加入到农产品流通中的模式,这些中间商有批发商、收购商等,他们通过向农户收购大量的农产品,再将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手中。这种模式称之为农户+批发市场/收购商+零售商贩+农贸市场。这种模式在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中占有较大份额,也是目前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类型。在这种流通渠道类型下,农产品依靠货车等运输车辆运输。而且农户和批发商/收购商、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贩这两个环节的交易数量多,大大促进了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流通。比如海口南北市场,是全国热带特色水果最齐全、销售量最大的批发市场,其蔬菜批发几乎控制了75%以上的海南蔬菜。但这种渠道类型的缺点是拉长流通链条,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手中时价格较高。在这种模式下, 农户经常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遭受到中间商的压 榨,因此,一些中介性的合作组织出现,如农村合作社,以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如图2所示。
1.2 新型的流通模式
1.2.1 农超对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到环境较好的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而不是卫生条件和环境较差的农贸市场。上海华联超市在2001年的时候率先将生鲜农产品引进超市,同时成立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这种模式很快被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纷纷采用。刚开始时,超市采用的流通链条是农户+批发商+超市+最终消费者。这意味着超市只是取代了农贸市场,而链条长、环节多、交易费用高的缺点并没有改变。同时,超市的生鲜农产品要想销量好还得走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道路。因此,各大超市开始积极的直接面对农户,通过契约的方式直采,形成了农户+超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类型。2007年家乐福在全国建立直采模式,海南成为家乐福在中国直接采购农产品的第二大产地,通过家乐福在全国两百多家门店销售海南的热带农产品,比如木瓜、荔枝、芒果等,连哈尔滨的消费者都可以吃到海南的热带特色农产品。农超对接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户的收入,也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和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大型超市的农产品存储、冷藏、运输技术往往优于传统的流通模式,如图3所示。
1.2.2 农户+基地+龙头企业
2016年海南省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62家。早在2014年的时候海南省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就已经实现净利润21.7亿元。在这种模式下,农户往往借助于农民合作社,与企业以契约的方式形成合作,形成某种农产品的种植基地。比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南永青现代热带农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按产品类别有圣女果基地、龙眼基地、荔枝基地、绿橙基地等21个生产基地。另外,为了配合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流通,该公司一共有四个集配中心,冷藏容量5.5万吨,占全海南省冷藏容量的26%,是海南省规模最大,加工保鲜工艺最先进,运销体系最完善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龙头企业参与到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流通,大大地带动了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为打造海南热带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如图4所示。
1.2.3 展销会
海南热带农产品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流通渠道类型,就是政府或协会以定期举办展会、交易会的方式,短时间、大批量的推广、销售农产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从1998年开始,海南每年举办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简称冬交会),2016年签约订单金额总共521.26亿元,较上年增长32.3%,如表1所示。
1.2.4 互联网+海南热带农产品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各式各样的产品。据统计,海南省近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年均增速达到40%,2017年达到160亿元。各大电商平台都建设海南热带农产品专门的渠道。如淘宝的特色中国海南馆、京东的中国特产海南馆、苏宁易购的白沙馆外,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5150多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较2016年增加1130家。不少返乡的大学生采用微信、微博或开淘宝店的形式销售海南热带农产品,采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可见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速以及市场的需求度。
2 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分析
2.1 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包装程度低
海南热带农产品要进入流通领域,需要采用一定的容器或材料对其进行包装,才能起到保护或装饰的作用。海南热带农产品的销售往往以天然的方式进行售卖。比如热带水果基本是采摘后直接装进箩筐售卖,尤其销售包装很少,这样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当低,附加值不高,流通损耗较高。
2.2 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中互联网广度不够,更缺乏深度挖掘
农产品消费具有个性化特点,终端客户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分层较多,从低档的普通产品到精细加工的高档产品形式多样,且个体消费量小而地点分散。除少数大型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集中农户安排生产外,普遍以量小分散进行生产,销售能力有限。虽然近年海南的互联网电商等现代流通手段及技术应用普及率有较快发展,但相比广西等省仍然较低,难以发挥实际作用。而且互联网+海南热带农产品服务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缺失,应用型人才短缺,农村创业者对电商的认识不够。
2.3 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效率低
海南由于特殊的岛屿地理位置,与内陆地区隔海相望,相比其他省份运输成本及时效差异较大。由于缺乏田头预冷处理及冷链运输配套服务,海南热带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上也远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导致农产品电商成本提高,收购价格较低,挫伤农户将优质农产品推往岛外的积极性。海南运销省外的热带农产品主要是反季节蔬菜、热带水果及生鲜农产品,每到销售旺季运力及冷链仓储压力倍增。海南缺乏大型仓储物流基地、配送效率低,而热带农产品对保鲜要求往往较高,使得海南热带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范围受限。
3 建议
3.1 重视热带农产品包装,提高热带农产品利润
海南热带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要重视产品的包装,包装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其中,运输包装起到保护农产品,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的损耗率,方便运输的作用。而销售包装,能在销售的时候承担着吸引消费者、“无声促销员”的作用。好的农产品包装不仅能够综合利用颜色、造型、材料等元素保护商品,同时,要表现出产品、品牌、厂址等企业信息,突出了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功能属性和利益,促进销售。海南热带农产品的销售包装应该将“绿色”“ 无公害”“富硒”等关键信息标示出来。
3.2 提高物流效率以提升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效率
最近十年,海南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海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来比较,仍显得较慢。所以,需要海南省政府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产品运输设施的建设,完善农产品冷藏、冷链系统,配备专业化设备和专门运输车,保障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完整。同时,大力发展物流园区,要在物流园区配备现代化的仓储设备和操作工具,有热带农产品专门的堆放和存储位置,减少农产品的损坏率。有了物流园区,可以减少农产品运输时的流通环节和滞留时间,降低损耗率。
3.3 全方位、多角度加快互联网+海南热带农产品建设发展
3.3.1 培养现代化的互联网+农民
现代化农民的眼光不应该光看土地,更应该紧盯市场。农民学会运用互联网,了解市场需求信息,以减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同时,农民还应该学会用互联网进行热带农产品的营销,通过互联网展示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特色,吸引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销售农产品,减少传统的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价格,提升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提高农民的收入。
3.3.2 政府应充分发挥服务性的职能
从近五年海南“冬交会”的交易额来看,可以看到海南农产品在展销会上“需求”旺盛。但这几年展销会的产品存在一定的杂乱现象、而且展会现场较为拥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众对展会的评价。所以,建议可通过政府牵头,多举办类似的“展销会”,以大力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另外,农民要跟上“互联网+”的步伐,需要政府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农村的建设,并为农民提供相关的互联网操作和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知识 的培训,这样才能使农民能在“互联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3.3.3 广泛与较强的第三方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走“订单式”海南热带农产品营销
在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化程度较低,要依靠农民自身去推动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是很低的。而如果依靠较强的第三方,比如农业龙头企业、大型超市、水果连锁店或淘宝、苏宁等平台,那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将大大提高。因为这些较强的第三方平台对农产品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对农民的品牌思维、提升农产品品质有帮助。另外,他们往往有着较好的物流设施,降低农产品物流过程的损耗。最后他们有着强大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可以通过预测农产品的需求,和农户或农户组成的农村合作社达成大宗交易订单,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4 结语
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对海南农户收入、建设美好新农村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积极寻找更适合、更高效的热带农产品流通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薛建强.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和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2] 杨艺华.电商带动我省1万多贫困人口就业创业[N].海南日报, 2018-06-01.
[3] 韩丽娜.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 2018(4).
[4] 纪良纲,刘东英.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J].中国流通經济,2011(7).
[5] 刘倩.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海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