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篮球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9-09-10侯竞业
侯竞业
【摘要】篮球比赛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成为正式项目,是一项广泛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起源于游戏,是从游戏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的,由于具有游戏的特点,所以深受小学生们喜欢,但是篮球运动技术种类多、难度大,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能在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篮球技术,这是篮球教学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自己教学实践、同事和专家的建议,对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的篮球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小学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篮球教学;小学;体育教师;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篮球技术教学方法,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技术和形成规范的动作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不高或根本没有兴趣,这说明学生喜欢篮球,但不喜欢教师这样教篮球。因为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从兴趣出发,兴趣的诱因,使他们对“玩”感兴趣,对枯燥的技术动作不感兴趣或者说对教师教的动作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出发点应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好篮球运动技术。要想真正让学生喜欢篮球或者喜欢体育运动,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法座谈法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对本区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教学观念
我区的体育教学改革在不断的进行,但是很多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体育教师不是不想转变,不能转变,而是因为: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二、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体育教师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太少,大多是闭门造车,观念得不到大的改变和提升。另外有部分老师都安于现状不愿意进行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的创新,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想要改变他们的教学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2.教学方法
我们国家虽然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教师为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前的那一套单纯的“灌输”为主体的方法体系。并没有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展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所以就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不愿意上体育课,喜欢篮球而不愿意上篮球课的现状。
3.教学资源
本区各小学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小学篮球教学发展落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从领导开始改变观念,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大部分小学都开设了篮球教学,但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都有些不愿意学了,缺乏兴趣,因为教师的上课方法单一以及场地器材有限,比如现在小学所建的都是成人篮球场,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一个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学生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这样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改革与创新
1.备课放低教学起点,抓住关键
每个人做事都需要一份自信,有了自信,什么难事也迎刃而解了。所以,课堂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感觉自己有能力能学好这些动作。所以,教学起点低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过难的动作出现,就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认知水平、健康运动差异等,瞄准方向,找准问题和症结,集中精力,寻求突破,让备课切合实际,高效优质。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例如,在教学生运球上篮这个技术动作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特别是女生和协调能力稍微弱一些的学生。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小学生来说,由于难度过大,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标准动作进行教学的话,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我在刚开始教这一动作的时候都会降低要求,抱球之后在五步之内把球投出去或者传出去就可以了,然后逐渐减到四步三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好这个动作。
2.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上,同时也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兴趣是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标准》中有针对性地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以我现在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为例,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篮球的各项技术和运动方法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在教学中,以篮球运动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篮球运动各项技术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运动姿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练習传接球的时候,可以采用多人围成一个大圈传球,一人或两人在圈中抢球的游戏进行练习。在练习投篮的时候可以进行投自制活动篮筐比赛的游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3.改变单一教学方法,在尝试中习得技巧
由于篮球技术种类多、难度大,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那么想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是具有一定的困难。这样将会抑制学生积极投入,自觉锻炼的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才能让学生积极自觉的去学习。
篮球运动本身是借鉴几个游戏的方法加以综合而发展而来的,篮球运动的本源其实就是游戏。我们在教篮球时,就应从本源开始,例如篮球最基本的技术“运球”,在教运球的时候,我们会先做几种不同的运球示范动作给学生看,讲解运球的基本方法,先让学生了解篮球的运球,再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简单的运球,然后进行个人或集体的运球表演,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就开始尝试体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如直线运球接力,运球过障碍跑等,练习运球的同时时常提醒学生一些运球的规则,如:抱球跑、两次运球、双手运球、翻腕等。让学生在快乐的练习运球的同时也逐渐掌握了运球的基本规则,而且篮球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4.搭建课堂微比赛平台,在活动中提升能力
除了班级篮球赛的活动形式,在课堂中,我们也可以营造比赛的氛围,激励学生挑战的兴趣。一项小的比赛,在十分钟左右的教学时间完成,解决某一个技能难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课堂微比赛”。要注意的是,课堂上的比赛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它是一种教学呈现形式,为了提升能力而设置的比赛,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设置微比赛的时候,要清楚知晓微比赛的教学目标。
例如,针对学生投篮不准的问题,我在刚开始教投篮的时候用小呼啦圈自制了一些移动的小篮球框让学生进行投篮微比赛:把学生分为两人小组对抗赛,在一个学生投篮的时候,另外一名学生可以移动自己自制的小篮球框让篮球进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又提高了学生对投篮的兴趣性。又如适合篮球分层教学的“对抗微比赛”,我们可以改变成人比赛的篮球规则,除固定的篮球框外,另外我在小篮球场的四角增加四个活动的自制小篮球框让四个学生控制,在比赛的时候进了固定的篮球框得两分,如果进了活动框就得一分,同时对某些违例与犯规,根据场上情况灵活掌握等等。通过规则的修改,学生打球的积极性会明显得到提高,还可以让那些人小力弱的学生更主动的参加打篮球。比赛时,因为得分的灵活性和得分难易性,不但可以使水平较高的学生得到满足,也让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同样得到满足。这样,比赛的精彩性、悬念性,让学生愿意尝试并充分体会到打球的乐趣。
综上所述,要想做到有效教学,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推陈出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的目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进行积极探索,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體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提高学生篮球技能,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