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新思考
2019-09-10左德翠
左德翠
摘 要: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能使学生一学就懂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节成功的数学教学课堂设计,首先要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资料——数学教材,它具有两面性:既有生动形象有趣的一面,也有繁杂、零散、正统的一面。如本学期我们所学的“烧水问题”“烙饼问题”“田忌赛马问题”等都是非常有趣的,但是很抽象。例如“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能最省时间”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材有些内容在给学生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如果教师在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做课堂设计,只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地讲授,又怎么能喚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呢?所以说,好老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现奇迹。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能使教师对教材巧妙地处理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要学、爱学的心理。例如“鸡兔同笼”一般用“假设法”来求解。即假设全是鸡或是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足数差,推算出鸡或兔的只数,最后求出另一种动物(鸡或兔)的只数。基本数量关系式,可分两个方面:①假设全是鸡,则有:兔的只数=(总足数-2×总头数)÷2;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只数。②假设全是兔,则有: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足数)÷2;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鸡兔同笼公式:(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例如:鸡兔同笼,头共46个,足共128只,鸡兔各几只?
分析:如果 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
通过“鸡兔同笼”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提倡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新知识。
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语言要通俗易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
教学经验告诉我,一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得到牢固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是一个教学内容,同是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不同的老师上课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呢?这只能说明这个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知识结构等是有差别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变观念,加强学习新课标的要求,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才能进一步设计出好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 焦建君.教育革新. 2011(11)
[2]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新探[J]. 张文博.教育革新. 2013(01)
[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之我见[J]. 张慧娟.宁夏教育科研. 2017(03)
[4]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探讨[J]. 史国杰.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