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初探
2019-09-10黄永鹏
黄永鹏
【摘要】化学课程在初中教学中占据较大比重,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内容后,可以对科学奥妙有深刻的感受,化学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初中学校应当注重化学教学。相较于其它科目,化学除了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学习较多实验操作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够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學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化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自从我国实行教育改革后,自然科学类的学科逐渐将教学重点内容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科目,其在初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能够通过化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将化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进行结合,从而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一、目前我国化学教学的现状
第一,初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意识较弱。教师是化学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目前有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在教学当中更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教师没能够将实验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长久以往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便越来越弱。
第二,不具备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初中院校中仍然有很多化学教师运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一节化学课的大多时间均为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化学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化学现象与原理,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前往实验室来实施化学实验。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缺乏创新,这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化学知识。
第三,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操作的主动积极性。目前我国有许多初中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学习中过于看重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在意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大多初中院校都没有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设置考核机制。正因为如此,大多初中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没有认真思考动手操作的意义,最终导致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第一,注重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学习。初中化学教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第一步在于夯实基础,学生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学好,才可以在实践中感知化学奥妙,才可以在化学实践当中学到更多知识。如教师在教授“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内容”知识时,化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分清与认识物质,并让学生对部分物质的气味、形态与特征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教学内容均为化学基础知识,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再慢慢地深入了解这些物质的基本特征,最终可以有效区分相似物质。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知识进行搜集与分类,逐渐构建自己的化学知识结构网络体系,学生可以做到分析某些问题时,不再需要重新查阅相关资料,使得学生能够顺畅地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良好分类各种物质,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对各种物质进行研究,并能够与自己的化学学习进行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开展化学创新实践。
第二,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予以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使得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不断激活思维,不断打开崭新的思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培养中,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意识,还需要锻炼自己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化学科目的学习与实践,通常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都需要几个同学相互配合,所以化学实验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如教师在教授“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个实验内容时,学生能够在课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前便可掌握分解的化学原理,过氧化氢化合物具有不稳定性,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分解,受热时分解成氢气和水的难度更低,教师能够让学生根据这个原理来进行验证实验的设计,有较多学生想到了给过氧化氢加热的方法,当学生达成共识后,学生就可以合作进行实验,合作过程中学生发现带火星木条没有在试管口出现明显的复燃迹象,通过讨论学生们想出增加溶液溶度与加催化剂两种方法。在实践两种方法后,学生可以确定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木条复燃。这样的合作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三,教师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首先需要让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欲望得到不断增强,使得学生可以有足够的内驱动力来动手实践,使得学生可以在驱动力下喜欢上动手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如教师在教授“溶液酸碱性”这个内容时,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好奇心,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酸碱指示剂的素材,指导学生找到卷心菜、胡萝卜与牵牛花等生活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酒精浸泡与挤压过滤,以此得到酸碱指示剂。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将指示剂加入到不同酸碱液体中,让学生观察液体发生的变化。这种从生活取材的实验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还可让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增强。
第四,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其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会观察化学反应,以此让学生彻底理解化学知识点,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观察。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化学知识观察时,不仅能够让自身观察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还可以取得更多动手实践机会。如教师在教授“铜、铁和其化合物”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会生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铁制品会生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物品生锈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并自己设计验证实验,在验证实验中不断观察生锈物品发生的化学变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可得到不断增强,同时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可得到不断增强。
科技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需要依赖于青少年,而化学作为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学生学好化学可为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奠定基础。因此初中学校需要重视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让初中学生的科学意识与探索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苗.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57+60.
[2]刘锋林.初中化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9(2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