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2019-09-10韦雪琴
韦雪琴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对此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项净化心灵的活动。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进行心灵交流。目前,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习惯延用传统的讲授法,以自我为中心向学生传递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所呈现的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也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因此阅读教学也应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课堂的语文阅读效果。本文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主要提出了三种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方法,分别为:创设情境,感受文章意境;多样化阅读,体会人物情感;应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结构。下文将一一展开介绍。
一、创设情境,感受文章意境
阅读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所营造的一种氛围或环境。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意图,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感受文章意境、体会文章情感有积极的帮助。众所周知,阅读是以文字为中介与阅读者产生联系的,而文字作为符号语言,对于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抽象的、枯燥的以及乏味的,然而借助情境教学。将文字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进行展示,则不仅能够提升阅读内容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文章的意境,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比如:在执教《咏柳》这首诗时,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飘摇的视频,然后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观看视频,你们眼中的柳树是怎样的?”由此引入作者对柳树的赞美,导入《咏柳》这首诗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对每个句子的理解,笔者一边讲解句子的翻译,一边以形象的图片助力学生直观理解。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带有丝带的连衣裙。由此引发学生想象垂柳的特征,并使学生理解作者拟人化的写作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充分地感知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春天、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二、多样化阅读,体会人物情感
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对教师的依赖感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对阅读的感知能力较差。新课改提倡以生为本的多样化阅读教学形式,这有利于保持学生对阅读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众所周知,语文阅读的类型有很多,比如:记叙型阅读、议论型阅读、说明型阅读、散文型阅读、小说型阅读、童话型阅读等。学生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类型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形式,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体会文章情感与态度。
比如:在执教《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体會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笔者按照文章的“人物”,为学生准备了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头饰。然后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的多个小组,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剧情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熟读文章,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其次才是将自己转化为文中人物进行情境演绎。这样做,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进而提升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结构
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型的思维工具,它能够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相关的关键词、主题、图像等进行联系,以达到清晰记忆的目的。众所周知,阅读是有写作顺序的,不管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写作都必须要有逻辑,这样的文章才会通畅和完整。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借助多媒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阅读记忆,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意义重大。
还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记忆,笔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池塘、蝌蚪后腿、鲤鱼、蝌蚪前腿、乌龟、青蛙这六幅图片进行了联系。这样做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能够以形象记忆的方式梳理文章结构,提升阅读质量。
总之,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延展性和探索性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使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这样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以及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霞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9(24):137.
[2]陈雪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