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市总工会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实践与思考

2019-09-10郑艳霞惠瑞国

中国工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延安市驿站总工会

郑艳霞 惠瑞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0.29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扎实开展“往职工中走、往心里做、往实处落”行动,有效解决环卫工、出租车司机、交警城管、市政园林工、快递外卖员、停车收费员等广大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现实问题,陕西省延安市总工会从2018年开始在户外劳动者流量相对集中的市县区主城区,开展试点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活动。

“爱心驿站”建设情况

按照延安市总工会《关于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通知》要求,延安各级工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指派专人负责“爱心驿站”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延安各级工会共建成“爱心驿站”184个,建成的“爱心驿站”基本达到“八个一”服务标准,即:给户外劳动者提供取暖、乘凉、饮水、休息、饭菜加热、手机充电、医药急救、读书看报等功能较为完善的服务。部分“爱心驿站”在“八个一”标准之上,还增添了冰箱、电视、擦鞋机、保温桶、雨伞、打气筒、针线包、无线网络、婴儿整理床等。按照“依托基层,整合资源,工会组织,创新管理”的原则,“爱心驿站”大多选择建在临街靠路的饭店宾馆、便民超市、商场药店,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环卫工休息室等。“爱心驿站”由延安市总工会统一制作标识牌和管理规定公示牌,并为延安市区、宝塔区、安塞区的“爱心驿站”统一绘制了分布图,极大地方便了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完全由工会出资建设,包括从房屋建设到室内物品配备,建成后交给环卫部门专人管理,面向户外劳动者开放。其二是由工会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各级工会对环卫工人休息室、交警岗楼、各银行营业大厅等已有房屋进行改造,并出资配备空调、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沙发等物品,建成后交给房屋所管理,这是延安各级工会建设“爱心驿站”的主要形式。其三是动员爱心企业、单位建设,由工会牵头,协调、动员有能力、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单位出资在各自的营业场所建设“爱心驿站”,例如,延安市宝塔区总工会协调酒店、商场建设“爱心驿站”服务户外劳动者,受到了一致好评。

“爱心驿站”在管理运行上,采取“两级”管理模式:市、县、区总工会负总责,对“爱心驿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爱心驿站”所在单位保障具体运行。各“爱心驿站”自运营以来,使用者主要是附近的环卫保洁员、停车收费员、快递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为他们歇脚、纳凉或取暖、饮水、食品加热、如厕、看书看报等提供了极大方便,特别是在一些暴雨、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在大雪后的除雪保畅工作中,“爱心驿站”不仅为除雪保畅一线的环卫保洁、交警城管提供了一个暂时休憩的港湾,还为他们送去了姜糖水、热粥、毛帅、手套等。建成的“爱心驿站”主要分布在临街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一些路过的外地游客看到“爱心驿站”后也会进去歇脚、喝水,这对于树立延安工会的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爱心驿站”功能拓展情况

除了提供“八个一”服务外,部分“爱心驿站”还与工会业务相结合,成为工会工作的服务岗、宣传岗、入会岗、维权岗。如延安市中医院、重庆银行延安新区支行、延安市安塞区南沟生态园区、西营社区的“爱心驿站”建设了高标准母婴室,制作了专门的登记册,工会会员、户外劳动者等如果需要帮扶救助,可统一登记后由“爱心驿站”管理人员反馈给工会组织落实相关事宜,使“爱心驿站”真正成为职工服务岗;部分“爱心驿站”还配置了《中国工人》《陕西工人报》《延安工运》、工会入会手册、互助保险办理手册等,使“爱心驿站”真正成为工会工作的宣传岗;部分“爱心驿站”制作了专门的登记册,没有入会的农民工、户外劳动者登记后由“爱心驿站”管理人员负责移交给工会组织落实入会事宜,使“爱心驿站”真正成为农民工、户外劳动者的入会岗;重庆银行延安新区支行“爱心驿站”设有专门的法律顾问,每周三上午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登记职工诉求,“爱心驿站”的管理人员会将收集到的职工诉求移交给工会组织,由工会组织负责落实有关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维权等事宜,使“爱心驿站”真正成为职工的维权岗。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安市总工会开展试点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部分“爱心驿站”利用率不高。有些“爱心驿站”自建成以来接待户外劳动者数量有限。这主要因为:一是宣传不够,导致职工群众还不了解“爱心驿站”的功能;二是“爱心驿站”户外标识牌不够醒目;三是大多数“爱心驿站”都是兼职人员管理,服务上有待完善;四是个别“爱心驿站”选址比较偏僻;五是部分县、区工会反映“爱心驿站”设置在“环卫工人休息室”,由于市容保洁业务将逐渐推行外包公司化管理,保洁员全部在路上作业,导致“爱心驿站”没有专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爱心驿站”的有效运行。

“爱心驿站”的管理服务参差不齐。这主要因为:“爱心驿站"日常运行和维护全部是由保洁员、爱心单位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进行,服务户外劳动者的能力还有待完善。尽管延安各级工会按照“八个一”的标准,建成了能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功能较为完善的“爱心驿站”,但在使用过程中,广大户外劳动者也提出了希望增添打气筒、雨伞雨衣、无线wifi等设施物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延安各级工会也及时探索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爱心驿站”的知晓率。制作“爱心驿站”宣传手册,同时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各级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爱心驿站”的功能和意义,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使用、宣传“爱心驿站”。在“爱心驿站”醒目位置统一悬挂户外标识标牌的同时,采取在外墙面张贴醒目的“爱心驿站”指引牌等措施,提高人群的关注度。在积极挖掘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典型、培树典型、宣传典型,不断增强爱心企业与商户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爱心驿站”的建设,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强化管理服务,确保“爱心驿站”持续运行。要制定出工会“爱心驿站”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爱心驿站”星级管理评定、奖励及经费补贴办法,规范运作,在做好后续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管理者的效能和积极性,以此带动更多的沿街商户加盟到这一行列。确保这项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惠民工程打造成为工会新的服务品牌。

完善服务内容,扩大“爱心驿站”的影响力。在增加电动车快速充电、无线网络、雨伞雨衣、针线包等服务项目的同时,在“爱心驿站”组织逢节日送关爱、义务理发、义诊、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综合性需求。在服务户外劳动者的基础上,主动把外地游客、周边群众纳入到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爱心驿站”的影响力。对“爱心驿站”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工会业务普及和其他专题培训,包括服务用语、服务登记、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规范培训,使“爱心驿站”成为宣传圣地延安的前台窗口,进一步扩大“爱心驿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陜西省延安市总工会)

猜你喜欢

延安市驿站总工会
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延安过大年”——第38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作品展成功举办
有我在,平安在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
延安市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囫囵吞枣
背水一战
在十八驿站(二首)
延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