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2019-09-10宁耿秋
宁耿秋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满足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字:新课改;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路径
一、构建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高年级的学生尽可能的根据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及时找出有关数学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实时提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立足于生活经验,并及时找出应用在数学中的知识。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及时消化掉所学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构建数学模型,而后在进行相应的讨论。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学习的百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合理的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并根据具体的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的多样性,以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有关内容时,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将圆转化为近似于长方形,以此来推算圆面积公式。此时,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可不可将圆转化为其他图形。在此过程中,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极大的挖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对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学数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而是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当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服务于生活。
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促进学习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里特征所影响,致使小学生充满了求知欲,尤其对生活中的事情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学生当前这种学习心态,将会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些天性。促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進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截取生活中的案例,将生活元素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生活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获取知识,这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二,数学教师要挖掘出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同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合理的提出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其中蕴含的内涵。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当前教学的要求,善于发现、总结、引用生活元素,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对于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传统教学模式所限制,教师粗放式的讲解模式,使得学生难以真正意义上对知识做到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学生放置在特定的实践环境中获取知识,才能够感受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基于当前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这种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探索知识提供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投身于实践中,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此外,基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注重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圆锥与圆柱面积、体积计算等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预先让组织学生准备好相关试验器材,然后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对圆柱相关知识的操作,最后总结出其面积公式,然后在通过现象观察,总结出圆锥与圆柱面积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紧随着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彻底转变传统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鼓励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并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能力必然会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钱雷中.浅议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1(12).
[2]秦萍.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的培养[J].林区教学,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