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与回应: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2019-09-10胡啟斌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胡啟斌

摘 要: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立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从不同侧面、立场和目的介入三个方面讨论价值问题的适用性与合理性。主要归结为:一是反对者阵营攻击劳动价值论不具有抽象的真理性与现实指导价值;二是捍卫者阵营深入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分析西方经济学家的片面假设与理论陷阱,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对现今商品经济制度与运动规律的正确价值取向,这对于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段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向导与现实启示。

关键词:价值问题;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问题的争论众多,主要归结为:其一,马克思认为价值应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与平衡价格碰壁而发生偏离,并强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性。其二,马克思开辟了一条反传统古典经济学的新领域,并对资本主义制度采取不妥协、批判式的态度。其三,马克思指明价值和价格不是在同一过程中,且其理论仍停留在劳动数量理论范畴。其四,厘清劳动和货币所依附的对等性,以确定一般价值尺度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其五,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价值范畴做出了正确的归纳。其六,马克思否认价格由成本确定,以及凝结劳动价值论的种种迷误,他区分了具体与抽象劳动,在应对商品形式时,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其七,马克思认为价值概念为阐述商品交换比率理论奠定了基石,且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学说。由此可见,国外大多学者了解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的矛盾现实,并且把握现实的运动,试图以能够深入阐明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方式来构造理论体系,通過抽象出价值作为资本主义产品特有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不仅确证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区别,而且能够从价值范畴本身得出这种区分的必然性,但是不乏有贬低,误解,甚至全盘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西方学者,文章以价值问题为线索,厘清捍卫者与反对者的基本观点、立场与目的,从而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适用性与合理性。

一、价值问题的批判:理论攻击与问题偏颇

(一)对以价值概念看现代“新李嘉图主义”的批判

苏姗·希梅尔魏特和西蒙·莫恩围绕价值的争论对现代“新李嘉图主义”做了相关批判,他们称马克思区分了某些范畴,马克思把“交换价值”与“价值”区别开来,而李嘉图将两者称为“价值”。另外,马克思进行了区分而李嘉图没有进行区分的是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当引用李嘉图的“劳动”时,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具体的劳动,而是一种未加区分的概念,马克思称具体是因为它是许多确定因素的集中多样化的统一:一是考虑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它所陷入的根本矛盾;二是考虑马克思的价值论及其如何合并,并通过改造李嘉图的理论来解决两难问题;三是马克思批评李嘉图方法论的差别,以及其矛盾的立场;四是检验目前对价值理论的指控。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为了生产它而必要的劳动数量决定的,包括直接劳动和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间接劳动,并认为劳动价值论实质是一种凝结劳动理论,凝结劳动也是包含交换价值理论所需劳动量的多少,以及资本持久状态。然而对于价值问题,李嘉图认为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两个原因而不是一个规定,就是由生产商品所必须劳动的相对数量,以及直到商品和被投入到市场为止,可惜李嘉图未从解决价值本身的确立过程出发,到商品中找出价值和价格之间存在着的必然差别。马克思针对李嘉图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他抛弃凝结劳动价值论而赞同对交换价值数量的其他看法,并刷新价值概念,把重新建立的价值论看作是一种抽象而不是某种假定的前提。马克思称劳动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只有在交换发生之后,商品的价值才能是用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价值出现的唯一形式只能依据货币商品及数量尺度(重量),价格就是一种商品交换的货币商品数量,即价格是交换价值表达的唯一形式。马克思归纳其方法,不从价值概念出发,而立足于当代社会中劳动产品体现其自身最简单的社会形式就是商品,并认为对商品形式抽象的考虑是一种现实的抽象,抽象劳动的发现过程是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有现实存在的基础,而资本一般是把作为资本的价值与作为价值或作为货币的价值区分开来的性质体现,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生产使用价值而是为剩余价值而生产的。此外,李嘉图未提及转型问题,因此造成形式逻辑上的矛盾,即价值分析是基于通过商品交换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公约化,资本主义竞争是基于通过平均利润率形成有偿劳动时间的公约化。因为劳动力能够变成一种商品并且产生资本主义竞争只能是在交换中商品的公约化结果。马克思批评李嘉图从来没有提出过...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而李嘉图为研究作为创造交换价值或表现为交换价值的劳动进行特殊规定。马克思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点之一是它始终不能从商品中分析,而特别是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李嘉图把价值形式看成了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由于对价值量的分析而吸引了他,劳动产品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变成一种特殊社会生产类型,是具有历史特性的,而不能认为其它自然形式。李嘉图处理方式也是错误的,李嘉图从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个规定出发,然后研究其他经济关系是否围绕这个价值规定相矛盾,或者说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着这个价值规定,这仅建立在假设上的模型而不是凭借抽象得出的有关现实过程的理论。马克思的抽象方法即他的辩证方法恰恰是证明了资本主义表面的形式就是表面的形成。马克思区分了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并认为竞争无非是很多资本的存在迫使资本的固有要素之间及它们本身挤压的方式。

总结李嘉图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及方法论可知:李嘉图认为凝结劳动的价值概念会导致不可解决的矛盾,即价格就是必须等于成本,因而成本确定的价格“理论”就是正确的,这样是无法将凝结劳动价格赋予一般商品的同时又在凝结劳动价值与平衡价格之间,以及它们的变化比率之间保持有意义的对应关系。李嘉图的失败在于他坚持凝结劳动价值论必须对价格的确定有某种直接的作用。斯拉法比李嘉图先进的地方在于李嘉图承认缺少价格及利润率和凝结劳动时间的相联系,而斯拉法是解决并证明了价格、利润率等变量的相关性。斯拉法认为计算每一种商品的投入产出等于商品价格除以生产成本之和,也是包括投在商品生产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否定所有把价值视为商品的生产中使用劳动的一种性质的理论。

(二)对“价值的非劳动理论”冗余性的批判

斯蒂德曼在斯拉法理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批判性的见解,并认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最恐怕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以及威克斯蒂德。他们两将经济过程视为各种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合作而生产的结果,却不认可马克思将经济过程想象为某种剩余的产品,对马克思的这种批判是很难将否定“劳动价值论”与这种“要素”合作产生的结果相联系。斯拉法证明了在剩余框架之内对工资、利润以及价格进行的理论分析是独立于整个“劳动价值论”之外基础上提出的,对任何一种“劳动价值论的否定”都可以坚定地植根于剩余理论的框架之中。斯拉法认为经济学家常常错误地将“劳动价值论”归结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相对价格趋向于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相对数量相等。李嘉图与马克思都不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是按商品内在劳动比例相交换的,尤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中解释了商品并不是按内含劳动量的比例相交换。斯蒂德曼认为马克思的错误在于先确定了利润率,再得出生产价格,而理论上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应该同时确定。斯蒂德曼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讨论是确立对利润和价格的剩余处理方式,绝不需要任何“劳动价值论”。那么,如何定义“实物量”的方式呢?首先,这里的实物量是每一种类型劳动时间均可就其本身进行的处理,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劳动的异质性”即不用将劳动化简,因为每种类型的劳动时间均可就其本身进行处理;其次,“劳动过程”即提供能用于理顺讨论明确的框架;再次,“利润率下降趋势”即单个要素拉下利润(趋势)多要素推上利润(反作用);最后,“剥削”,这里的剥削是工人要生产超过其实际工资所得的劳动,要厘清实际工资与生产条件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使剩余产品、利润、(狭义)剥削可持续存在,是不可用资源稀缺与时间偏好来表达。斯蒂德曼认为对剩余理论方法实物的处理,以及与之相联系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第一,利润率、生产价格与实物剩余分析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转的组成部分,可将多种可能的生产方法和实际工资都当做是既定的理论;第二,马克思对“价值”一词含义的理解广泛,不仅局限于生产商品的直接或间接劳动,还可以表示比“凝结的劳动量”更多的意义,对理解货币价值的复杂性、有效需求的波动,以及长期变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

伊藤诚在讨论联合生产时,试图解决斯蒂德曼遗留的问题。伊藤诚认为斯蒂德曼为袒护斯拉法的价格理论而诋毁马克思的勞动价值论是“冗余的”和“自相矛盾”的,并认为实际条件和实际工资规定确立其利润率,应该抛弃劳动价值论,斯蒂德曼企图用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取而代之。伊藤诚强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内容在于阐明了基于人类劳动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它的特殊形式和机制,斯蒂德曼指责马克思的价值论是自相矛盾的,也是忽略了价值形式的理论和片面地从技术方面去理解价值概念。

(三)对赖特劳动与利润论的批判

霍奇森是首个反赖特(劳动和利润论)的学者。霍奇森基于对利润确定理论所做的调查,对赖特有关利润和价格如何确定的三种观点展开了批判:第一,霍奇森认为天气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对了解利润确立过程起重要作用,这沉重地打击了赖特的“原因不可知论”;第二,霍奇森批判赖特对斯拉法学派利润理论所做的贡献的估价是发端于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斯拉法学派强调阶级斗争在利润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实际工资与社会技术条件起决定性的条件。赖特对计算推导过程和因果过程之间的差别存有很中肯的论述,并认为生产社会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对计算系统的利润率来说是充分条件。斯拉法认为传统马克思和赖特的观点一样,即要把确立利润的多种因素加以归类,组成一个有序的决定因素的结构,而马克思是将剩余劳动放在首位,并认为实际工资和生产技术条件间接地影响利润。霍奇森认为不能把剩余价值作为利润的最直接原因,需对传统马克思有关利润理论观点进行改造,而赖特对利润确立问题是选择重新改造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并提出了涉及剩余价值、实际工资、技术条件和利润“相互依赖”的模型。霍奇森批判赖特将剩余劳动确立为利润的限制性因素,强调“生产要素”保持不变的话对利润也起限制性作用。劳动作为价值的来源和尺度,可以用价格形式来确立,无论从劳动或其他因素出发,相对价格体系都能保持不变,形式上是不存在差别的,这不意味着劳动与其他投入之间不存在差别,而阶级斗争是形成社会变革的决定性社会力量。霍奇森称赖特强调要理解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而不是脱离开有关的社会决定因素和社会后果,仅仅对利润本身产生兴趣,劳动与剩余劳动能引导我们认识阶级、阶级斗争,以及剥削。阶级是由它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不是由在市场关系或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而赖特认为阶级存在的必然性是它们和获取剩余劳动有关。赖特在表明剩余劳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时是做如下阐述:即实际工资和社会技术条件可以选择利润,利润可以限制剩余价值,实际工资是直接选择剩余价值,社会技术条件亦限制剩余价值。霍奇森批判赖特称剩余劳动是有自变量的,利润是有因变量的,是被剩余价值所结构性地限定。一种结构性限制因素只有在实际上产生结果才能被认为是原因,而这种结构性限制绝不产生结果,所以它决不能成为原因,结构性限制是无法影响社会技术条件或实际工资,从而剩余劳动也就影响不了利润。霍奇森继续讨论斯拉法体系中的因果关系,斯拉法模型包括“精神产物”和“思想实验”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对应于“实际现象”的“现实运动”①霍奇森认为竞争会存在不同利润率之间的相互拉平,资本竞争是流动的,并流向较高利润率的部门或企业,由此引起商品的过多供给,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吸引力下降,最终依旧达到均衡状态。霍奇森称斯拉法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证明凝聚的劳动价值不但在计算利润,而且在因果确立问题上冗余,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理论药店,是马克思对劳动与劳动力所作的区分,霍奇森认为赖特错误地将凝聚劳动和剩余劳动把我们自动引向对劳动过程的研究,而断言斯拉法集中于市场关系的研究。

(四)对赖特试图改造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关系的批判

班德约帕德海亚是反赖特价值论的学者,并为后一种斯拉法的观点辩护。基于赖特改造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立场,班德约帕德海亚做如下总结:第一,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利润确立过程的模型;第二,重新建立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能够包容斯拉法派的观点;第三,马克思主义模型要比斯拉法模型更具有战斗力;第四,马克思主义模型包含一个更加广泛的有关结构性地限制。班德约帕德海亚在《根据现代经济理论来看马克思》中称森岛的理论价值可以脱离实际技术选择而独立地确定,这里实际技术选择包括阶级斗争理论上“必要劳动”和“最优价值”,以及允许存在联合生产、生产社会技术条件和可行技术。班德约帕德海亚称赖特文章的弱点在于他随便将“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混同起来。实际上,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剩余劳动才具有剩余价值的形式。班德约帕德海亚称赖特将存在于生存的社会技术条件、实际工资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实际工资和利润三者之间。在这种关系下,实际工资是可以选择剩余价值和利润;社会技术条件是限制于剩余价值和利润,忽略的结构要素是自主限制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殊特点而提出来的特殊概念,而赖特把利润确定问题放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以及确定问题的理论之中,并认为利润本身就是一种确定因素。班德约帕德海亚认为赖特在《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中谈资本家是依据价格和利润,而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做出决策的,这样利润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动态过程的确定因素,斯拉法式模型要比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对模型包容更多的内容②。但赖特在批判斯拉法时指出:第一,斯拉法派持有市场确定阶级的概念,这更像是韦伯的社会层次论而疏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阶级论是依据社会生产关系提出的,因而是“生产导向”而不是“市场导向”。第二,剩余劳动(剩余价值)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中心问题,而对斯拉法主义者则不是优点,包括剩余劳动的变化,控制工人的手段,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斯蒂德曼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篇第一章中对劳动过程所讲的一切都能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斯拉法模型中进行分析,只要在劳动过程的社会关系方面发生变化,那么,对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是有影响的,并且这些变化可以用后两者的变化显示或测量,置于斯拉法模型中精确地分析,纯意识形态是需要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论析。总而言之,班德约帕德海亚归纳三点:一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模型作为受限制的特例是被包容在其斯拉法模型之中。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斯拉法主义者则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所做的社会学与哲学,从经验上简要区分了社会阶级的分类及方法。三是如何形成有关社会阶级及其关系与之作用的专门理论问题,目前仍有待解决。

(五)对资本主义商品体系的假定及两种逻辑矛盾的阐释

米歇尔·德弗鲁依认为马克思著作有时存有矛盾,这给李嘉图派或“反李嘉图派”找到了自己的依据观点。德弗鲁依认為在商品体系里,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生产理论,价值是与平均劳动量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私人劳动通过商品出售而转化为社会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的均质化或抽象性。他还强调没有流通则不存有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发生从私人劳动到社会劳动的转化,价值大小取决于在交换时占优势的平均生产条件,交换产生价值而生产决定价值数量③。这就说明价值存在使不同质的私人劳动产品转化为等价同一范畴,当然,价值论范围的限制条件包括:第一,对特殊类型的社会劳动组织体系有效(商品体系),以及瞬态测试值,即社会内聚力是与交换发生同时进步的。上述谈及的是商品体系,德弗鲁依在讨论共时逻辑和厉时逻辑时称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由于没有考虑到生产和交换的规范变化,完全脱离了构成资本主义发展核心的问题,这是被定义在商品体系中社会劳动所采取的形式的抽象劳动(商品共量化)是具有矛盾的特点。然而对于货币必然性的研究:第一,货币是抽象劳动的社会约定符号,货币使私人活动形成一种社会一致性,并使这种活动所得的产品作为商品而存在,从而被社会所认可,而价格是表现不同商品的实物单位之间等价比率的相对价格的“实际的”比率(交换价值),相对平衡价格是由货币本身的条件独立确定的。德布鲁恩霍夫在《国家、资本及经济政策》中谈到货币必然地比较着商品,并代表商品价值,简单价格之和等于生产价格之和加市场价格之和。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可能面临的失败主要归结为:第一,产品被社会认可,交换比率不等于平衡时的比率,即流通利润与流通损失之商。第二,由销售不足或货币贬值引起的价值损失、价值和价格的收缩。

二、价值问题的回应:辩证引领与观点反思

(一)对资本积累过程及性质影响价值危机的证明

斯威齐称斯拉法在《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中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唯物主义研究是依赖于马克思的价值数量分析,这个论析应从反面去加以理解,也就是说对后者的继续坚持只能构成对前者发展的桎梏。”④斯拉法可能关心定性价值分析(社会关系而不是经济数量),他认为马克思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斯拉法认为《资本论》第一卷前两篇以及第三篇前三章是定性分析,是集中确定和阐明一般商品社会和特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本关系,而《资本论》二、三卷是着重于定量化(经济变量关系),这是在新型阶级社会中资本与劳动关系取代领主与农奴关系而成为主要剥削关系,每一个阶段社会的特点是将必要劳动与剥削劳动分开。剥削,剩余利润率的存在不意味着是利润率。斯威齐称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分为相对与绝对,揭示了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具有阶级斗争特殊生理结构,并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价值论,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史。斯拉法批判斯蒂德曼,在《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中论证思路阐述用价值量来解释利润与价格(价值数量分析)的原因,并强调利润率本身极易引起拜物教式的思维方式,因为利润率是反映利润与全部资本而不是利润与可变资本之间的关系,易导致产生资本具有生产能力,具有拜物教思想。在危机之中,起作用的两个因素是垄断(包含寡头垄断),以及财政垄断(货币和债务)。起初阶段,经济现实依据生产价格得以表现,现阶段是由垄断价格起作用,“垄断价格是被转型的生产价格,就如同生产价格是被转型的价值一样。”⑤在垄断资本主义,这里垄断价格并不意味着否定价值论,这里的平均利润率即不是使个别资本利润率趋向于它,也不受制于在整个系统中的剩余价值分配。斯威齐在《资本主义发展理论》(1942年)中“从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对积累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⑥这有利于对大型垄断组织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从而增加了系统积累潜力,这里的积累过程只是集中于少数变量的抽象,需要置于整个历史环境中解决,巴兰未能分析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新的相互作用方式细节,不容辨析危机与债务增长是分不开的⑦。斯威齐称马克思的信贷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流通过程中尤为重要,其中公债起着原始积累的杠杆作用,实行财政金融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构成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核心部分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经济命脉是由能够控制价格和产出巨型垄断公司所主宰。暴增债务是一种复杂的财务和政治机制,若没有这些反周期/反停滞效应,资本主义就会陷入崩溃的边缘,这加剧了不断恶化的不稳定和紧张局面,即表现在世界外汇金融市场上,危机只是刚开始发生。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含义及经验调查方法的延展

赖特重点研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价值论对于利润确定的作用⑧。他研究劳动过程性质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但未讨论是否气象条件或政治体制应该被包含在决定利润的过程之中。赖特对利润确定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先讨论利润确定的“原因不可知论”,即階级斗争、实际工资、剩余劳动、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资本家的金融活动、天气这些要素是决定利润的。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把交换过程想象为相等劳动量均衡,不是说剩余劳动量对利润没有影响,这里剩余劳动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技术、资本家的活动、劳动分工,以及其他因素起作用。斯拉法派的看法是认为生产社会技术条件、实际工资、以及其它方面都受到剩余劳动与利润的影响。这里的生产社会技术条件不仅包含“物质”与“技术”,还包含社会内容结构。由此看出:实际工资和社会技术条件的各种确定因素、阶级斗争、科学与资本家的金融活动,天气等决定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与实际工资,从而决定剩余劳动。当然生产社会技术条件与实际工资也是利润的两大来源。赖特称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量总是可加的,即两个商品的劳动价值量总是每个商品的劳动价值量之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要把确定利润多种因素加以归类组成一个有序的决定因素结构。各种利润的间接因素、阶级斗争、科学是决定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而资本家的经营活动与天气是实际工资,剩余价值就是由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与实际工资共同决定的,利润也就是由其剩余价值而产生⑨。斯威齐认为马克思仅将剩余价值作为利润的起源,不牵扯前面所提及的诸多因素,而复杂劳动示意图又有所不同,其原因主要源于缺乏阶级斗争条件,以及缺乏各要素内部重新组合机制,是非辩证的。剩余价值可由实际工资选择,却受到社会技术条件限制。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原材料,以及能源其他要素短缺也是会生产利润,甚至会打破剩余价值的限制选择,但是利润会受到剩余价值限制,这是由内在因素所决定的。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部门的价格高于价值(石油、化工),较低部门的价格低于价值(编织)只有以对劳动的限制条件为基础才能成立,而不是以其他生产要素的限制条件为基础,特别是非劳动限制可能会比劳动限制对于利润产生更大的影响(如能源危机) 那么,剩余价值和剥削关系的社会技术条件,即付出劳动总量工作日长短和强度,以及工人的实际工资影响,阶级斗争可以转换为阶级结构,阶级结构和生产社会技术条件是再生产关系,实际工资以及生产社会技术条件是可以选择阶级斗争,利润的直接来源也可以是阶级斗争,剩余价值也是产生利润的源水,其中存在着很多相互转换和限制关系。总的来说,这是和马克思利润确定模型中的确定方式复杂近似⑩。但是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归纳为:一是模型没有表明剩余价值所规定的利润,以及实际限定范围的宽窄;二是没有规定生产社会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实际工资的可能范围;三是阶级结构所决定的阶级斗争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利润确定模型在分析剩余劳动与利润的关系时恰恰就是如此。

赖特客观地评价了三种模型,首先,原因不可知论模型,即机械化程度和天气状况是与利润相关,当涉及科学知识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时,坚持不可知论是无法发展出一种有关利润产生的机制理论。赖特称斯拉法与马克思有关利润确定模型的共同之处就在于这两者的研究是围绕着机制问题进行的。其次,斯拉法模型,即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构成确定利润的实际机制,围绕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实际工资和生产技术条件的因素呢?主要归结为:一是挣工资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家的市场力量;二是技术的变化,涉及到竞争作用、技术发明,以及劳动过程内部的社会冲突。最后,马克思主义模型。赖特称斯拉法与马克思一样,并认为在实际工资确定在市场中的阶级斗争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斯蒂德曼称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有关劳动过程的基本问题和斯拉法派关于利润确立的观点相悖,并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将阶级概念与剩余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利润确立模型,即社会关系决定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决定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影响技术变化,社会关系控制剩余劳动,其优点在于吸取了斯拉法学派的预见能力,以及在解释利润时,围绕剩余劳动这个理论展开。

赖特总结:第一,完善马克思主义利润确定模型在形式上包括斯拉法的和原因不可知论的利润理论的大部分内容,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利润确定的基本限定因素,而技术条件与实际工资是具有选择作用的。第二,斯拉法模型确定了利润选择机制,而原因不可知论模型确定了具体利润确定因素范围。第三,马克思主义模型在交换和生产的高度为我们提供把阶级斗争与利润确定结合起来的系统方法,依据社会生产关系对阶级做出定义。第四,有利于我们把对利润问题的特殊分析纳入到更广泛的有关结构化限定,选择,转换过程的社会理论中去。

(三)对劳动过程与阶级关系的实质性批判

赖特厘清了斯蒂德曼著作中对劳动价值论的斯拉法式的批判存在两大命题:第一,适当改造马克思主义观点中有关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关系,就有可能证明劳动价值论和斯拉法派对利润确定问题的看法在形式上的兼容性。马克思是对利润的结构性特征做出限制过程,斯拉法是规定了在这些限制内具体利润选择过程。第二,提出劳动价值论支持一种基于对生产关系的剥削而确立的阶级理论概念,斯拉法理论自然支持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韦伯式阶级观念。霍奇森批判了赖特先前限制理论,包括利润的“确定模型”中利润、剩余价值、实际工资、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要素是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进一步争论剩余价值和利润关系中起作用的因果作用机制,以及形式的确立对实际的确定。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存在四种类型:一是认为劳动价值论能够对“利润之谜”提供合乎逻辑的解释。二是建立在个人合乎理论性行为假定基础之上。三是依据交换得以发生必要条件而得出的看法。四是基于一般社会再生产要求而得出的结论。赖特称把劳动价值论理解为解决利润问题时所得出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不恰当的,且价值的行为解释为机制不应直接性对劳动时间的自觉划算,不能将劳动视为一种共同属性,即具有某种共同属性作为交换的必要条件。赖特谈到具体物质转化为同一性矩阵,是通过商品交换的社会过程而产生的过程,商品生产的共同属性并不是可交换性的逻辑先决条件,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功能要求。赖特在谈到劳动价值论和阶级理论时称在确定过程中根据结构性限制所提出的观点是合理的,即使限制本身又完全取决于系统中其他因素。在形式上,剩余价值对利润范围施加了限制,生产社会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对构成选择确定利润的因素、阶级和剩余劳动产生影响。赖特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使生产和交换关系的特点格外鲜明地展现出来,它以一种确定不疑的方式加深了对剥削的理解,并且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性结构所提供的是奴役而不是自由。

(四)对劳动价值论和剥削概念关联性的评价

G.A.科恩认为交换价值是那些在市场交易中买和卖的使用价值的属性,它是价值的一种属性,是商品的一种属性。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正比于在标准劳动生产率条件下为生产它而需要的劳动时间量,并反比于为生产其他商品需要的标准劳动时间量。这里存在三种争论: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价值,二是价值确定平衡价格,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平衡价格。当价值时间给定,生产劳动力所需的时间量等于生产工人的生存资本所需时间量。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輥?輯?訛。科恩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观是工人受到剥削,而剥削是非正义的,主要体现有三:一是没有提出一个实质性的规范前提,从某人那里获得某些东西而没有回报即为剥削;二是没有提出资本和劳动之间关系的确切的特点;三是注意传统的观点和本文其他条件一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用劳动剩余价值论,劳动者得其劳动力价值,产品价值大于他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且只有劳动可以创造价值,资本家只能获得产品的一些价值。若劳动者得到的价值少于他创造的价值,资本家获得一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科恩认为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现在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当这一商品在被生产时所需要的时间,每种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包含在其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要求的劳动时间所决定?輥?輰?訛。无论工人是否生产价值,他们的确是在生产产品,而产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反对者认为工人只创造产品,而不创造价值,工人是创造具有价值的东西,这里就掩盖了其概念上的巨大差别。只有生产者才能生产唯一具有价值的东西,资本家承担风险资本,投资决策作为一种从事生产的活动,劳动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而不是劳动创造价值。更有反对者言,如果说劳动者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则价值的劳动创造了劳动者拥有价值的过剩,那么有欲望的人将受到剥削,这是荒谬的。科恩坚持劳动创造的是具有价值的产品,并批判性否定了劳动创造价值本身的提法。

(五)对马克思的价值分析由概念空间上升到整体结构的支撑

赛克认为抽象劳动和价值作为一种产品的某种使用价值是出自于具体劳动,在同一组社会关系中赋予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共同的定量性质,这就意味着商品之间是进行着某种量的比较,当然这种抽象劳动是建立在实际商品生产的基础之上。从社会观看,劳动时间也是划分为直接与间接劳动,马克思称“全部劳动时间为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内在尺度,商品的劳动价值。”?輥?輱?訛这才是真实的社会过程,抽象劳动是实际过程在精神上的反映,这就意味着价值是真实的,商品的价值是蕴含在商品形态之中的,非商品生产只涉及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货币、价格、交换是将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互相等同的过程,货币就是这种抽象的媒介,是促成连接的手段,它是定量价值的黄金尺度,是交换价值的外部尺度。赛克认为在价值规律中需要包含一个有关价格现象的结构理论,并且能够直接确定价格的变动,不然就很难把握现实运动规律。赛克认为斯密和李嘉图都没有对价值与生产价格进行区分。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某一种类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需要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时间,即在给定的时间下消耗实际劳动时间的总量,这就确定了整个价格和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并通过后者得到商品的调节价格。第二方面,在这一部门中为了满足表现出的社会需要而需求的整个劳动的时间,这就规定了调节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实际时间大于有效时间的劳动数量,那么商品价格就会低于直接价格(市场价格),这里就使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另一层面确定调节价格是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了。斯蒂德曼认为劳动数量只能建立在已知的生产条件下才可以确定,并认为劳动价值在确定利润中没有实质性作用,因此价值是冗余的?輥?輲?訛。赛克认为斯蒂德曼的缺陷在于片面地认为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商品都是工人创造的,并且将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数量,包括斯蒂德曼在内的新李嘉图是不用价值数量来解释利润和价格的,甚至将其割裂开来了,即若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使用价值在交换中表示为直接价格和直接利润的总和,这就导致货币数量正比于对应的价值数量,价格总和与价值总和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决定货币价值的要素了。实际上,货币价格总和是将在转型过程中保持不变的。交换比率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分配,不能改变价值总额,也不能改变剩余价值总额。赛克称斯蒂德曼没有赋予价值利润率和货币利润率之间差别的概念。斯蒂德曼注意到实际决策的做出都是依据货币量,而马克思以此为出发点认为货币价格和利润是再生产的直接调节关系,价值规律的根本目标是发现它们的内在规律。斯蒂德曼认为只有为资本家所知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上的价值利润率,并称在任何时候都不存有均衡利润率,生产价格也是如此,价格、个别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绝不会等于生產价格和均衡利润率。斯蒂德曼认为实际工资和所有可能的组合情况,决定均衡利润率和实际的资格(实际数据)。只有当实际组合给定了,价值才被确定,他认为利润率的确定从逻辑上看要先于价值数量的确定,而在存在技术选择的情况下看,任何想把关于利润率的理论建筑在关于价值数量的理论基础上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赛克批判斯蒂德曼有三:一是批判他一直强调生产价格和直接价格直接的不一致的可能性,而没有注意到它同样会发生于市场价格和生产价格之间;二是批判他的逻辑错误,强调斯蒂德曼没有认识到生产出实际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的总和,包括材料,对劳动力的预期设想,以及劳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和估价销售,而不是潜在创造价值和再流通的价值估计;三是批判斯蒂德曼估价方法是错误的,不是按行业生产寻求最小成本的生产方法计算,这里的成本又称之为价格,成本价格加利润,这是基于把利润看作是生产成本的说法了,以及错误的认为上升的有机构成使得利润率无法下降,这种技术选择论点可谓是不堪一击的判断。

三、小结

总的来说,为了批驳一些观点,首先要弄清劳动是怎样和为什么紧紧地和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联系在一起,斯蒂德曼的总结是认为价值概念是冗余的,是和价格不一致的,以及价格是对价值所具有的首要性,这是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会导致价值和价值利润率,生产价格和均衡利润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无意义的。对于赛克而言,新李嘉图主义者认真面对了价值的数量和价值形式中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然而希梅尔魏特和莫恩两人全盘接受了新李嘉图学派有关价值概念的冗余和自相矛盾的观点,并认为价值被视为凝结的劳动观点是有根据的,并作出了投降。然而,对价值才重新定义的条件是,价值是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且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在市场交换中才能确立。否定马克思的学者是没有认识到马克思的两个关键性论点,即有关抽象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希梅尔魏特和莫恩都回避了这一问题,即价值与实现的价值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相互的关系。若不追溯生产的价值和实现价值之间的差别,那么剩余价值就不再和任何剥削率有联系,这就成了流通过程中的一种附带现象。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抽象,转化过程解释的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与价值、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内在联系,反映的是实际的历史的社会转化过程。马克思基于抽象劳动的范畴,认为成为价格理论需要经过几个中间环节过度阶段为媒介。马克思的理论是承认资本主义矛盾的现实性,深入阐明了资本主义世界矛盾方式来构造理论体系,从而把握现实运动。马克思通过抽象出价值作为资本主义产品特有的东西,不仅确证了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区别,而且能够从价值范畴本身得出这种区分的必然性。攻击劳动价值论的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是玄虚的黑格尔式的抽象。而转型问题证明劳动价值论是形式上的数学证明,不具有抽象性,也不具有指导社会经济活动的现实性。

注 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1-172页。

② 例如,森岛在其《马克思的经济学》一书中和A.布罗迪在他的著作《价格、比例和计划,劳动价值论的数学重述》(阿姆斯特丹,1970年)中的论述。斯蒂德曼列举了一个价值为负的反例,见《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

③ 我之所以不喜欢“价值的实现”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因为它意味着价值在实现之前就已存在并且是商品的固有属性,是蕴含在商品之中的。对我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在交换之前只存在可能的(潜在)价值。而且可以认为价值的存在是一种即刻的现实,仅仅限于交换发生的那一瞬间。

④ 斯拉法本人是否会赞成这个观点颇值得怀疑。斯蒂德曼就曾说过:“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没有对马克思的批判。”该书副标题是“经济理论批判导言”,这里的经济理论当然是指新古典正统派的理论。琼·罗宾逊和斯蒂德曼一样贬低价值论,并且也对斯拉法的著作做出过她自己的解释,但她警告过不要将她的观点混同于斯拉法的观点。她曾说:“斯拉法总是靠近纯粹的马克思而对我的修正持怀疑态度。”见“劳动价值论”,《每月评论》,1997年12月号,第56页。

⑤ 所以垄断价格也是被转型的价值,分析垄断价格并不意味着否定价值论(正如巴兰的论战文章以及我所写的《垄断资本主义》一书中所断言的那样)。但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和下文中,我证明从价值转换为垄断价格的确对积累过程有重大影响,而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就没有这种影响。

⑥ 例如见《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第九章;《现代资本主义及其他》(1972年)第39至42页;“资本积累理论的若干问题”,载于《每月评论》1974年5月号,第40至42页。

⑦ 之所以如此,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垄断资本主义》一书的构思与写作,主要是在“二战”后繁荣的早期进行的;当时我们就写道:“整个这样的动向何时失去势头,目前还说不好”(第245页)。事实上,在我们写下上面那段话之后,这股势头一直持续了十几年之久。

⑧ 这个分析集中于利润数量的确定而不是利润率的确定。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主要是为了阐述论点的方便,因为使用比率(利润率)会使分析更为复杂。但是做这样的选择并无逻辑上的不同,只要做适当的运动,可以依据利润率重述这里阐明的论点。(在整个讨论中假定货币利润都是用固定的货币单位加以适当的标定,因此在计量方式上的任意改动不会影响到有关的论述。)

⑨ 见埃里克·奥林·赖特著:《阶级、危机和国家》,伦敦,新左派图书公司.1978年,第一章广泛讨论了确定方式问题。

⑩ 见赖特:《阶级、危机和国家》,第97-10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4页。严格地讲,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劳动力的价值是再生产劳动来源的生存资料的价值,因此包括抚养儿童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种复杂化对理论来讲并无益处,在这里将对这一點不予考虑。

《资本论》第三卷,莫斯科,1966年,第141页。(所谓再生产一种商品,是指生产出另一个但是和它一样的产品这种情况。)

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的第4卷)第2分册,莫斯科,1968年,403页。

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第14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M].郭大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7] 伊恩·斯蒂曼德,保罗·斯威齐.价值问题的论战[M].陈东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 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陈观烈,秦亚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 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M].巫宝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 杰弗·霍奇森.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一种激进理论[M].于树生,陈东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个短板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活体现
试论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劳动公有制是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可能出路
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弱式有效市场假设的汇率决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