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管理”理论在药房避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丁艳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病区药房药品

丁艳华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药房避光药品管理中应用“6S管理”理论的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在我院药房中开始实施“6S管理”理论,于2018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避光药品40种,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避光药40种,比较两组避光药品管理合格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药房避光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房避光药品管理中应用“6S管理”理论的临床价值显著,有效管理了药房避光药品,保障了药品的质量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6S管理”理论,药房,避光药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79-02

药房属于医院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用药,在各个病区中均存在不同种类的药物,而药品的相关管理工作者往往直接决定了药品的质量与患者安全。“6s管理”属于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最早由日本企业5s扩展得来,对现场现物予以了规范,不仅促使现场环境变得额一目了然,而且有效培养了患者的工作习惯,有效提升了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品质。具体而言,“6s管理”包含了整理、整顿、清扫、规范、素养以及安全,英文首字母均有“S”,所以将其总结为“6s管理”,属于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基础,不仅具备直观性、全员性、持久性的特点,而且具备广泛性、潜隐性的特点。为进一步证实“6s管理”理论在我院实施的价值,本院分别实施“6s管理”期间前后分别选取选取40种避光药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价值予以了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9年1月在我院药房中开始实施“6s管理”理论,于2018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避光药品40种,2019年1月~2019~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避光药品40种。基线资料两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方法于2019年1月在我院药房中开始实施“6s管理”理论,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避光药品40种,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避光药品40种,具体“6s管理”理论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其首要目的在于区分要与不要药品且实施分开处理。首先,对病区备用药品种类、数量进行考察,结合考察结果与《心肺复苏指南》确定急救车急救药品种类和数量。其次,与各个病区疾病特点、类型相结合留置备用药品,逐渐将使用率低且非急救的药品退回药房。总体而言,在对避光药品实施管理时,需减少药品在病区中的种类,且对病区中存放的避光药品质量与数量进行核对检查。(2)整顿。其首要目的在于整理后分类放置药品。首先,将各种药品放置在预先设定的固定位置,并设置标签,在标签上清晰标注药品的名称、规格等内容,且在使用药品后及时补充。由于药房急救药品种类和数量繁多,且需求量巨大,所以可分多层进行急救药品的存放,而在急救车药品分布图时,可在图中设立高危药品专区,从而保证护理人员可及时准确拿到药品。与此同时,可通过设置标识牌提升护理人员快速识别药品种类,确保急救药品准确使用和减少差错的作用。可通过运用同一的《近效期药品登记表》和《病区备用药品管理检查登记表》等药品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管理。(3)清扫。其首要目的在于维持药房的干净整洁。病区药房管理过程中,其负责人主要为护士长,工作内容包括了的药品监督管理,并指定具备认真态度、较强责任心以及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作为质控护士,其负责的内容包含了药品管理和药物应用。具体清扫过程主要指护士长和质控护士率先对药品与用物进行清理,同时由其他护士以排班的方式定期清扫药品摆放区域,在保证科室卫生环境的同时预防药物污染。此外,由质控护士核查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及时更换或补充。此外,为保证药品的质量,需在药房中设置温度计,并在冰箱中配备电子冰箱温度计,分上下午两次进行相关数据的填写记录。(4)规范。规范的主要内容为制度完善、定期检查以及持续巩固上述内容。通过实施药品三级环节质量控制和考核标准,从而确保药品质量,三级环节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如下:①每周由质控护士对备用药品进行一次检查;②不定期由护士长进行检查,同时进行《病区急救等备用药品质量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在获知不合格项目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整改处理措施;③安排护理部质量控制人员和药学相关人员定期于每月前往病区对避光药品管理情况予以检查,评价各检查要点实施情况,并填写《病区药品质量检查评分表》,及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病区,从而为整改提供依据,继而保证管理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5)素养。其主要目的在于组织培训和培养工作人员的良好职业习惯。培养对象主要为临床护士,实施培养的人员为副高职称以上的药学人员,培养内容包含了药品管理和知识培训,培训具体方法包含了《2008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提升用药安全”以及《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知识,继而提升护理人员对药物储存、应用方面相关的知识,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感,并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促使药品管理科学规范以及制度化。此外,需保证各个病区中药品管理模式一致,从而确保护士即便发生轮转也可跨快速熟悉并应用。(6)安全。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患者安全和药品。但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时,极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无论是药品过期抑或药品管理不当,均可能对患者健康安全产生威胁。相关研究指出,持续调整实施行为,强化患者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Excel,采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运用x实施检验工作,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的情况下,表示拥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药房避光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討论

对于药品而言,其稳定性受光线的影响不可忽视。换言之,很多药品在光的作用下易导致发生异构化反应、聚合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以及分解反应,继而导致药物有效成分降低,并导致杂志增加,甚至导致毒性物质,最终则导致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严重威胁着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具体而言,很多临床用药,尤其是注射药品均在说明书上有明确说明,需置于阴凉或阴暗处,同时避免过多拆零,尽可能采用原包装实施储存。由此可见,积极加强药房避光药品的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药房避光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较高。由此可见,“6s管理”理论的作用价值显著,分析原因:“6s管理”理论通过量化考核实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并依据《病区药品质量检查评分表》实施了详细的控制。与此同时,在实施相关计划时以统一目标进行,初始护理人员形成了正确的管理理念。因此,“6s管理”理论不仅属于一种全面质控模式,而且属于一种良好理念培养的有效模式,在临床中发挥出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与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加强避光药品相关管理工作,不仅逐步促使避光药品储存于使用的合理化,而且有效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药房避光药品管理中应用“6s管理”理论的临床价值显著,有效管理了药房避光药品,保障了药品的质量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区药房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