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2019-09-10陈晴
陈晴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引发的教学问题亟需解决。分层次教学有其充分的教学理论依据,而且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现以福建电大铁路高职为例,分析探讨在高职院校中践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096-04
Abstract: 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solve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s caused by uneven qua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has its full theoretical rationales, and it has brought about many successful cases. This research analy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or hierarchical English teaching in 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taking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Fujian Op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 English; hierarchical English teaching
虽然近年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院校与专业之间的差异,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差距明显,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挑战。
在课程教学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其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高职生源质量的良莠不齐,英语各方面能力的差异性,所以探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极其必要的。笔者近年任教福建电大铁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者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教师难以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难以实现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测评,提高教学效果。据此,本研究以福建电大铁路高职学院学生为例,从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实际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参考一些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经验,由此提供分层次教学的建议和思路,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高职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工具,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英语的要求是,“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1]可见,高职英语教学旨在训练学生基本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交际应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互动和生生协作。但实际教学情况表明,在高职英语的班级教学中,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较大差异性,学习能力较好的学习者由于无法获取有效的生生协作从而提升水平,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却囿于自卑胆怯等心理障碍不敢进行交流与表达,逐渐产生学习倦怠。而分层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矛盾: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学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追求卓越;而水平较低的同学可以比较容易克服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分析
1. 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在所任教的铁路高职学院,通过与高职英语任教教师的访谈,发现部分高职学生持有“英语学习没有用”的错误观念,认为英语与自己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无关,因此对英语学习没有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还有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水平就很低,基础薄弱,进入高职学习后心理压力较大,无所适从,成绩难以提高,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笔者对近几年所任教的高职教学班做过调查,发现仅有大概10%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良好。但是,由于受班级大环境的影响,这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英语各方面的技能学习提高较慢。同时,由于学生刚刚摆脱高考的压力,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相对较弱。
2.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满堂灌”,大量讲解单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学生成为学习的配角而不是学习的主角。这种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3. 英语教材未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职英语教材每一单元的内容大多提供听说练习、两篇课文以及课后练习题,教材兼顾到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技能的培养, 其综合能力的培养目的明确。但对于高职公共英语的学生而言,對所有内容的兼顾实难实现,学生常常面对繁多的学习任务无所适从甚而产生畏难情绪,挫败其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很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同一套公共英语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不致用”的想法,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在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念可谓分层次教学的起源,同时是此种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者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明确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测试和评价。这种模式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比较有效地促进各个层次的学习者的学习进步。同时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设定了符合其身心能力发展的学习目标,更有益于挖掘学习者的潜能,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也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2]该观点认为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为每一位学习者创造提供平等且各异的学习机会。分层次教学模式尊重和符合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促进各个层次的学习者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手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学习者提供创造符合其能力和发展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扩展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
(二)掌握学习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创建了掌握学习理论,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之前传统的班级教育通常预设班级学生中将有1/3的学生学有成效,1/3将处于平均水平,而另外1/3将会无法通过或勉强通过考试。掌握学习理论批判了这种面向小部分成功学习者的学习预设,提出了面向大部分学习者,促进绝大部分学习者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习理论。布卢姆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正确的学生观,要有合理完善的课程设计和方法,并且要充分期待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这种期待不仅仅针对一小部分能够胜任的学习者。该理论认为个体间之所以存在个体差异是由于学习者先前的学习水平和所受的教育质量的不同。在教学中结合个体差异,假以足够的时间,寻求帮助符合个体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每个个体学习者都能掌握学习内容。掌握学习理论主张通过形考评价发现个体学习者的问题,而后采取合适的方法再次进行讲解促进学习者的掌握;强调掌握学习的策略要结合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把教学与个体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相联系,采取分组和个别指导的方式,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3]
所以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如果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了解其实际状况的个别辅导者,就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针对学习者不同的个体差异,结合不同水平的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而展开分层次教学,可以使其比较有效地掌握语言学习内容,促进语言文化的了解,为未来的职业应用打好基础。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在学习者学习能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存在着与新知识产生联系的知识储备,而且具有积极主动的心理意愿联系认知结构中的新旧知识。
这种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受制于学习者自身本来的认知。如果教学活动中新的认知超过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亦即超出其学习能力,教学者的启发即是无效教学,有意义学习就不可能产生。[3]
践行分层次教学旨在实现有意义学习。英语教学要适应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需求,激活不同层次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意义的学习。
(四)克拉申的i+1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其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输入假说,用公式i+1进行表达,其中i表示语言习得者目前现有的水平,1表示稍稍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者只有有机会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输入材料的意义理解或信息的理解,才能获得语言习得。克拉申强调理想的语言材料输入应该是可理解性的、有趣相关联的、非语法程序安排的,而且要有足够的输入量。[4]
分层教学模式是克拉申的i+1理论的实践,可以针对不同英语层次的学生输入略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学习材料,保证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促进有效学习。
三、分层次教学模式实践的成果和问题
(一)部分高职院校实践成果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一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厦门华夏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院校的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都收效甚好。
(二)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践行分层次教学模式,必须注意处理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方能保证该种模式的良性效果。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总结并发现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问题:
1. 分層次教学模式实施的表面化
有些院校仅仅依据学生的入学成绩,简单地划分A、B两个班,而且在教学中仍旧使用同一教材,没有制定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认识不透彻,落实不到位,实施仅仅停留于表面和形式,因此无法企及分层次教学预期的学习效果。
2. 学习者对分层次模式的偏见
许多学生认为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中学阶段所谓的“重点班”与“差班”,相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基础班的学生担心自己由于是“差班”的学员而成为教师放弃的对象,容易产生自卑和倦怠的学习情绪。根据情感过滤假说,学习者的情绪心理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过高的压力和焦虑将抑制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实践中,尤其要关注学习者对该种模式的理解认识和心理状态。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之前,要做好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心理预备工作,让学生对分层次教学有比较清楚、正确的认识;要疏导学生的偏见情绪,需要向学生说明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兼顾每一位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 新模式带来教学和管理上的压力
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基础班的教学和管理压力较大。基础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又由于对分层教学认识不够容易产生不良学习情绪,更容易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因此基础班的教学和管理就更有挑战性。同时,实行分层教学后,不同自然班的学生构成了一个新的班级,这给考勤和教务管理也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为了最大化地达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实践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福建电大铁路高职英语教学要从科学分级、学生的心理疏通、教学管理等方面着手做好分层教学模式的系统化改革,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科学划分学习者层次,分层确定教学目标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班可以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重新分班,统一安排教学时间。学校教务部门可在新生开学伊始组织安排英语水平测试,之后综合参照测试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参考学生志愿,设立英语提高班、普通班和基础班,并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普通班为主体,其它两种教学班为辅,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新模式实施实践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需要向学生说明新模式的实施并非是为了分流低水平的学习者,而恰恰是从“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出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而量身定制的学习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获得提高,获得有效发展,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充实行业英语知识,调整教学内容
用人单位和市场是高职教育的检验者,他们的评价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社会实际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其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明确指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也必须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需求。教学者要掌握行业英语的理念和知识,在教学中丰富充实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行业英语知识,使各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储备行业知识。比如铁道运输专业学生可以学习列车常用英语,以便将来能更好地为即将开通的进港高铁和其它列车的国际乘客服务。
针对该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班级,教学者可以选择使用符合教学实际需要、难度系数不同的教材内容。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提高班,学习者对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学习有较强的需求,CET证书对学习者未来的就业与继续教育具有较大的含金量。因此,提高班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使用难度接近或等同于普通本科英语教学水平的教材,鼓励学生把获取CET证书作为冲刺目标,在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般而言,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人数最多的是普通班,福建电大铁路高职学院的状况也不例外。因此,普通班的教学成果是分层教学模式改革最为集中的体现。这一层次的学生群体基本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学前基本要求,但其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尚待提升。教学设计要针对该层次学习者学习基础,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也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力图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对于福建电大铁路高职的普通班学生而言,教学的重点可以是行业英语的学习,如车辆英语、轨道交通英语等,培养学生的行业英语口语、听力以及实用应用文写作技能,力求结合专业的实用性,以学以致用的理念吸引学生英语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另外,针对目前铁路交通英语教材并不丰富的现状,建议铁路高职学院集结外语师资力量,编撰适合自己学院和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
基础班学生的英语基础很薄弱,笔者任教班级大约有50%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极其不理想的状态。一方面,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倦怠现象很严重;另一方面,英语词汇贫乏,尚未掌握基本的句型和语法知识点。对于该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选择采用难度较小的教材,科学设置符合该群体特点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推进英语教学;另一方面,要善于使用情感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设置较低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拥有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贯穿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为辅。以福建电大铁路高职为例,目前的英语课程考核体系中,期末终结考核占比70%,平时成绩占比30%。这种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利于對学生日常学习的监控,忽略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随着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践行,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下,应实现发展性评价,重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无论是提高班、普通班还是基础班的学生,都必须针对每一群体学生学习现状和特征,设计科学适宜的平时作业,也可称作形成性考核作业。建议可以扩大平时作业在课程考核中的占比,而且平时作业宜与教学过程同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阶段作业的次数,作业内容可以多样化,包含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练习。阶段性作业可以检测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该模式下不同层次教学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五、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福建铁路高职学院英语教与学现状的分析,结合语言学习相关理论,借鉴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践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案。该教学模式能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问题;有益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其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教学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方可进一步完善分层模式,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列·符·赞可夫(苏).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Krashen.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gman.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