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5省(区)农民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及其人口学特征
2019-09-10黄秋敏张兵王惠君王柳森王志宏
黄秋敏 张兵 王惠君 王柳森 王志宏
摘 要:目的:分析中国15省(区)农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1991—2015年间膳食随访数据,以18岁及以上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收集膳食资料,借助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结果:2015年我国15省(区)农民能量摄入量为1 891.5kcal/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5.4、66.0、245.2g/d,其供能比分别为12.0%、33.2%和54.0%。与1991年相比,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下降了521.7kcal/d、13.7g/d、152.0g/d,脂肪摄入量增加了18.1g/d,蛋白质供能比基本持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了10.8%,脂肪供能比增加了10.6%。2015年,65岁及以上农民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低于其他年龄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随年龄组的升高而降低,低收入农民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于中、高收入农民。谷类食物、其他食物、食用油分别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结论:中国15省(区)农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合理,脂肪供能比较高,应根据农民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理条件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指导。
关键词:农民;能量;宏量营养素;膳食;队列研究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宏量营养素供能失衡与居民的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1-4]。近年来,农民对食物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转变[5-6],而有关农民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及趋势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我国农民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指导农民的合理膳食和制定慢性病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此次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纵向追踪研究。该项目在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2015年共开展了10轮随访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黑龙江(1997年开始参加)、辽宁(1997年未参加)、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省中进行,其中北京、上海、重庆市于2011年加入该队列,陕西、云南、浙江省于2015年加入该队列。具体抽样方法、调查方案和内容[7-10]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所有调查对象在调查之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选择在1991—2015年调查资料中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18岁及以上职业为“农民”者作为研究对象。删除人口学信息缺失(年齡、性别、收入、城乡)、膳食数据缺失和每日能量摄入异常[11](男性:能量摄入高于6 000kcal或低于800kcal;女性:能量摄入高于4 000kcal或低于600kcal)的观测值,各轮成年农民人数依次为4 447、4 317、4 149、4 250、2 557、2 626、2 627、2 521、1 625名,性别构成基本一致,年龄构成中18~45岁年龄组人口比例逐年降低,45~65岁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
1.3 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评价方法
每轮调查均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食物消费数据,并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称重记账法收集3d的食用油和调味品消费量。将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消费量按家庭中个人能量消费比分配到个人,再分别利用1991、2002、2004、2009年食物成分表将相应调查年份收集到的各类食物及食用油和调味品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12-15],计算3d的平均能量(kcal/d)及各类营养素(g/d)摄入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AS 9.3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采用Dwass-Steel-Critchlow-Fligner秩和检验对不同年份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合差异性比较结果和中位数、平均数变化判断增减趋势;2015年不同特征农民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和两两比较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的趋势
2015年我国15省(区)农民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为1 891.5kcal、55.4g、66.0g和245.2g(表1)。其中,不同性别农民的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65岁及以上年龄组农民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低于其他年龄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随年龄组的升高而降低,低收入农民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于中、高收入农民(表2)。1991—2015年农民脂肪摄入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15年较1991年平均每日摄入量增加了18.1g。1991—2006年农民能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每日摄入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自2006年之后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15年较2006年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减少了538.0kcal、11.9g和116.1g。
2.2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2.2.1 能量的营养素来源 2015年我国15省(区)农民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为12.0%、33.2%和54.0%。其中,65岁及以上年龄组农民的蛋白质供能比低于其他年龄组,低收入农民的蛋白质供能比低于中、高收入农民;18~45岁年龄组农民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于45~65岁年龄组,低收入农民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于高收入农民。与1991年相比,2015年农民的蛋白质供能比基本持平,脂肪供能比增加了10.6%,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了10.8%(表3~4)。
2.2.2 能量的食物来源 2015年我国15省(区)农民膳食能量来源于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物和其他食物的比例分别为50.5%、4.0%、2.8%、15.4%和27.4%。随着年龄组的升高,薯类食物能量来源的比例减少,低收入农民薯类能量来源的比例低于中、高收入农民;18~45岁年龄组动物性食物能量来源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而其能量来源于其他食物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组,低收入农民其他食物和豆类能量来源的比例均低于高收入农民。与1991年相比,2015年农民能量来源于谷物的比例下降了17.7%,能量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其他食物的比例增加了17.7%。
2.2.3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2015年我国15省(区)农民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中豆类、动物性食物和其他食物的比例分别为10.5%、27.9%和61.6%。其中,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比例中,65岁及以上年龄组农民低于其他年龄组,低收入农民低于高收入农民;其他来源的蛋白质比例中,65岁及以上年龄组农民高于其他年龄组,低收入农民高于中、高收入农民。1991—2015年,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比例逐渐上升,与1991年相比,2015年增加了16.2%,其他来源的蛋白质比例持续下降了18.9%。豆类蛋白质来源的比例增加了2.7%。
2.2.4 脂肪的食物来源 2015年我国15省(区)农民脂肪来源于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分别是49.4%、32.3%和18.3%。1991—2015年整体上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脂肪比例呈上升趋势,与1991年相比,动物性脂肪来源的比例增加了13.6%,食用油和植物性脂肪来源的比例分别减少了4.0%、9.6%。
3 讨论
1991—2006年农民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自2006年之后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劳作方式的普及和静态生活方式的增加[16],导致農民能量消耗下降,使农民能量需求减少。2015年农民男、女性能量摄入分别为1 911.8、1 879.1kcal/d,明显低于2009年男、女性居民能量摄入水平(2 456.4、22 040.9kcal/d)[17-18],并且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重度身体活动水平的能量需要量(18~50岁男、女性分别是3 000、2 400kcal/d;50~65岁分别是2 800、2 350kcal/d)[19],反映出农民虽然作为重体力劳动者,但其整体的能量摄入不高。2015年农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合理,脂肪供能比超过30%。脂肪食物来源主要以食用油和动物性食物为主,这与我国农民对植物油和畜禽肉等动物性食物的消费明显增加[20]相关。脂肪供能比增加会使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增加[21],应重视其对农民健康的影响。
我国低收入农民人群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谷物的摄入量高于中、高收入农民,而蛋白质供能比和薯类食物来源的能量低于中、高收入农民。这与以往的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民对食物的选择,会影响居民膳食结构的研究结果相似[21-22]。各年龄组农民的能量摄入量、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水平、蛋白质供能比、薯类食物来源的能量、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均在65岁及以上农民人群中最低。这可能是随着农民年龄增大,其机体会发生咀嚼能力、消化功能和食欲的下降等生理变化,致使老年农民对一些食物摄入减少所引起的差异。
4 结论
我国15省(区)农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合理,脂肪供能比较高。应关注脂肪供能比增加对农民健康的影响,根据农民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理条件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指导,保障合理均衡的能量营养素摄入。
参考文献
[1]Alhazmi A,Stojanovski E,Mcevoy M,et al.Macronutrient intakes and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2012,31(4):243-258.
[2]Daoud E,Scheede-Bergdahl C,Bergdahl A.Effects of dietary macronutrients on plasma lipid levels and the consequen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 Disease,2014,1(3):201-213.
[3]Doo H,Chun H,Doo M.Associations of daily sleep duration and dietary macronutrient consumption with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in Koreans:a cross-sectional study[J].Medicine,2016,95(45):e5360.
[4]Turkistani AM,Wang C,Djira G.Associations of macronutrients consumption with cancer risks from a global prospective[J].Ijsbar,2015,23(2):183-195.
[5]李小花,齐建国.我国农民健康状况、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3):479-484.
[6]《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发布实施[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2):4-5.
[7]翟凤英.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变迁的追踪研究[C].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2005.
[8]Popkin B M,et al.Cohort Profile: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moni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socio-economic and health change in China,1989—2011[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0,39(6):1435.
[9]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组.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一)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总体方案[J].营养学报,2011,33(3):234-236.
[10]张兵,王惠君,杜文雯,等.队列研究的进展及其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启示[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4):295-298.
[11]王志宏,张兵,王惠君,等.中国成年人红肉摄入量对体重指数、体重及超重危险性影响的多水平纵向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7):661-667.
[12] 王光亚.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3]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M].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14]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15]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16]张韶淇.浅谈我国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3):35-37.
[17]张兵,王惠君,杜文雯,等.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二)18~49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营养学报,2011,33(3):237-242.
[18]张继国,王惠君, 王志宏,等.中国15省(区、直辖市)成年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状况[J].中國食物与营养,2018,24(10):10-12.
[19]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2013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20]王柳森,郭春雷,张一平,等.1991—2011年中国9省(自治区)农民食物摄入变化趋势[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8,35(6):495-499.
[21]夏娟,卓勤,何宇纳.膳食脂肪摄入与慢性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11):64-67.
[22]王志宏,翟凤英,何宇纳,等.经济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及膳食结构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8,37(1):62-64.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etary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 intakes status and trends of adult farmers from 15 provinces in China.Method The data of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from 1991 to 2015 were used,which farmers ≥18 years old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The 3-consecutive day-24-hour dietary recall was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food intake,the condiment intake was collected by weighting and bookkeeping method.Food consumption was converted into energy and various nutrient intakes by food composition table.Result The farmer's average intakes of energy,protein,fat and carbohydrate were 1 891.5kcal/d,55.4g/d,66.0g/d and 245.2g/d respectively in 2015.The percentage energy from protein,fat and carbohydrates was 12.0%,33.2% and 54.0%,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1991,the intakes of energy,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decreased by 521.7kcal/d,13.7g/d and 152.0g/d,respectively,and the intake of fat increased by 18.1g/d.The percentage energy from protein was flat,carbohydrates decreased by 10.8% and fat increased by 10.6%.In 2015,the energy,protein and fat intakes of farmers aged 65 and over were lower than other age groups,the intake of carbohydrate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The farmers who had low income level had high intakes of energy and protein.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protein and fat was grains,other foods and edible oils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percentage of energy from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of farmers in Chinese 15 provinces was reasonable,and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fat was high.The nutrition guidance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of farmers.
Keywords:farmer;energy;macronutrient;diet;cohort study
(责任编辑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