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分析

2019-09-10刘丹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培养小学生

刘丹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保障,培养小学生优质的学习习惯势在必行。本文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入手,从制订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发挥榜样力量培养学生习惯以及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三个方面同时切入,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培养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成为了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某种单一特质,课前预习、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主动复习等等都可以算作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1 良好学习习惯分类

1.1课前预习

学习新知识是一个过程,并非课堂四十几分钟就能结束,因此想要完整的进行学习活动,就必须要做好课前预习,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且不断要求学生进行预习[1]。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对新知识产生初步认知,并且理顺自己无法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样一来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抓住重点听课,整体的学习效率必然能有所提升。

1.2集中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存在思维能力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在上课的时候走神溜号、互相交谈等问题十分常见,即使是物体落地的声音也能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优质习惯,要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1.3积极复习

结束课堂学习以后,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复习是巩固新知识的最佳选择。复习是一个内化知识、尝试运用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复习的习惯,能够让他们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2]。

1.4独立思考

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时至今日已经被摒弃不用,而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则是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教师必须要尽快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培养。

1.5阅读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的进行阅读,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吸纳前人经验丰富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保障学生长效发展的不二之选。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有定期阅读的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2.1制订习惯培养计划

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的,只有不断的投入精力和时间,制订合理科学的习惯培养计划,才可能在努力之后收獲优质的学习习惯,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必须要有意识的制订习惯培养计划[3]。从实际教学尝试来看,一二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究能力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具有突出的可塑性。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并且饱含热情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习惯、摆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的养成优质的学习习惯。另外,对于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习惯基本上已经定型,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需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关键性的引导,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为学生指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保证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质量。

2.2发挥榜样的力量

小学生的行为举止、语言模式甚至是学习方法都是从模仿他人开始的,模仿可以说是小学生塑造自我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质的榜样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范本,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想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家长和教师是小学生模仿的第一榜样,所以家长和教师在生活或工作中都必须要严于律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第二,学生的榜样还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换而言之,身边的同学也是学生模仿的蓝本,所以说教师必须要选出学习习惯优质、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作为学习标兵,让学生们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优质的学习习惯[4]。

2.3加强沟通交流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沟通不畅已经成为了通病,但是实际上这并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理顺学习的正确流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指正,但是一旦沟通不畅,这种双向互利的模式就难以为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创造条件和学生交流,争取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他们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教师可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明确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态,和家长一道、综合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力,促使学生形成优质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鼓励,这样一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二是能够给学生提供精神层面的正向激励,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结语

学习习惯是否合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加强沟通、鼓励激励,发挥榜样的力量等方面分别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合理的方式方法,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培养学生的优质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73.

[2]陈巧华.刍议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教师,2019(10):62-63.

[3]韩佳烜.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21-122.

[4]程晓丹.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甘肃教育,2019(04):43.

猜你喜欢

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培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我是小学生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