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

2019-09-10陈艳妮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陈艳妮

摘 要:阅读是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自发的有目标的活动。阅读以一种吸收、学习、理解、思考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优秀的阅读作品能够给人以精神力量,熏陶其情操,提升其修养。课外阅读就是课堂时间外进行的阅读活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扩充自身的写作素材,扩散思维想象空间,丰富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本文将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用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都会有促进作用。在实际中,阅读和作文教学可以互为补充,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书目,让学生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与经典碰撞,他们的写作自然也会精彩起来。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课本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小学生阅读和写作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会见识到不同以往的世界,课外阅读的书目多种多样,每本书要表达的主体、描写的对象也大不相同。学生在阅读这些课外读物时,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便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这种热情能驱使学生主动深入了解某一事物,这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课外文章的写作手法是多样化的,通过阅读课外书目,学生能看到同一写作手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这对加深学生对各类写作手法的理解很有帮助。如果教师能加以引导,将学生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并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定会有明显提升。

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写作时,适量阅读必不可少。在作文教学中加入课外阅读显得至关重要。如果阅读量较小,学生写作就会缺乏素材,不知道如何下笔,无法写出优秀文章。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学生模仿不同文章的写作技巧,从中收获的启示是无穷无尽的。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知识面局限于教材,且思维会变得僵化,这十分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的培养。课外阅读则能够成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的良好途径。此外,课外阅读中,学生通过阅读情感体验,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写作情感表达,这对于学生作文写作中情感的流露和表现有着很大帮助,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很多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缺乏阅读动力,缺少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积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外阅读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小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进而实现学生对语文作文写作兴趣的提升。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我国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阅读类型缺乏、阅读内容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在种种消极因素的作用下,是很难实现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因此,要想实现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出发,帮助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阅读,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3.2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提升个人表达能力

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情感的正确表达对写作的质量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从情感的培养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个人表达,课外阅读材料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尤为关键,在阅读材料中具备大量的情感,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能够透过文字,进行情感的理解与感悟,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教学时,帮助学生有效且准确地把握作者感情尤为重要,也是教师需要发挥作用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情感的变化中理解情感刻画对于思想表达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在对情感描写理解的基础上,从充分学习情感在文字上的表达,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情感表达方式的模仿,实现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3.3课外阅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传统观念中通常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但是,丰富的课外阅读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前课外读物不足的情况下,小学生所接触的文学内容有限,写作时缺乏想象力,表述等能力也很有限。之所以说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因为课外读物通常偏向故事性,可以与教材的哲学性知识性相补充,共同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读物学习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外读物的趣味性来弥补教材知识的刻板,充分調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不同的事件上存在个人见解。发散思维进行解读,是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上的尝试。教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的提升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任务。

3.4课外阅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仅强调知识的教授,也要对德育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能更广泛,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小学语文课外读物的学习是学生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课外读物中认识人间百态,学会如何做正确的事,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事,对任何事都能有独立的判断,有自己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事物存在的两面性。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对于同一个课外读物进行不同角度的相互探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的课外读物里学习不同的知识或者常识。比如在《鲁滨孙漂流记中》,学生可以了解到野外生存的巨大困难,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和行为能力。

结束语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学习到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手法并能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增设课外阅读内容,不但能够克服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短缺,还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娟.浅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

[2]沈丽珍.探究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7(3).

[3]方明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6(23):111-11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