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技能竞赛学生高原现象分析与解决

2019-09-10吕春杰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技校心理

吕春杰

摘 要:技校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时,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参赛选手甚至发生停滞不前乃至倒退的现象。本文立足于理论实践,探究高原现象的产生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技能竞赛;技校;学生;心理;高原现象

一、何为“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呈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有所下降,但是在突破“高原现象”后,又可看到曲线继续上升。这种“高原现象”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胜枚举。

二、高原现象的具体表现

参赛选手在竞赛准备过程中常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即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参赛选手甚至发生停滞不前乃至倒退的现象。在备赛的初期,每一位选手都信心十足,学习效果也很明显,但过一个阶段后,即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备赛之后,知识和技能就很难再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三、高原现象的危害

处于“高原”阶段的选手,每天都无精打采,精神萎蘼,学习效果效果差,甚至有同学失去进取的信心。这种现象是非常有害的,这主要是由心理疲劳引起的。处理不得当,会影响自信心,带来不良后果。因为选手越是临近比赛,越是感到时间宝贵,发现自己迟迟不见进步,会有再学无用的错误思想,放松甚至放弃学习。这也是造成许多选手本来知识和技能都很不错而比赛成绩成绩欠佳甚至失利的重要原因。

四、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

在长时间而又相对集中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学习热情下降,身体过分疲劳,旧的知识技能技能结构的限制等。

一是由于学习成绩的逐步提高,需要淘汰旧的学习架构,方式方法,使用新的学习架构,方式方法。在选手没有完成这种蜕变以前,学习就会处于停顿状态,在这种蜕变过程中,学习成绩甚至会出现暂时下降;当完成蜕变过程,成绩又会提高。

二是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因学习兴趣降低,身心疲惫或身体疾病,也会产生知识和技能进步的暂时停滞的现象。

五、如何帮助学生度过"高原现象"

当学生出现高原现象时,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改变活动结构,采取新的方式方法,鼓舞其学习信心,突破高原,继续进步。

(一)更新学习方式方法

有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使用相同的学生方法。实践证明,有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开始阶段效果很好,但是到后期就不再适用。在学习效率降低时,还一味的使用不当方法,不能及时调整思路,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改进方法,就会不由自主的迷失自己,丧失信心;

(二)提炼学习内容

越是到比赛前,学习的强度越大,就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学生的精神,时间都很紧张。学生虽然身心疲惫思路混沌,但还要争分夺秒的牺牲休息时间进行训练,学习效率的学习效果自然难以提升。那么到最后的阶段,就要求教师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学习内容,减少干扰,抓住重点,建立信心。

(三)修正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太低,不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主管能动性;学习目标太高,目标定的遥不可及,只要稍有挫折就会影响情绪,给自己无谓的增加压力,在成绩跌宕起伏中患得患失。参赛学生都是想取得好成绩取得好名次的,有远大的理想,学习努力,但也可能因为目标定的过高,即使奋发努力也无法实现,所以眼看大赛临近,内心会被负面情绪影响。所以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修正目标。让适宜的目标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压力,积极的激励,助学生取得好成绩!

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在学习时效率低下,进而击垮心理防线,造成“高原现象”阶段提前到来,或者增加在“高原现象”阶段的时间。

(四)具体解决方法

在体育运动中,例如长跑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专业运动员,都会到达体能的极限,运动生理学里称”极点“。到达极点的人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专业运动员的应对方法是不会因身体的反应而停下来,而是保持冷静并有意识的进行深长的呼气。这样”二次呼吸“就会很快到来,可以继续运动下去。

通过借鉴“极点”的处理方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高原现象”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处理得当不但可以战胜“高原现象”,还可以通过“二次呼吸”取得理想的成绩。

克服“高原现象”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到达“高原现象”阶段,学生已经对知识和技能复习完毕,但是遇到具体问题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是“高原现象”的标志性反应。解决方法是在思想上坚定学生必胜信念,决不退缩。在理论方面,教师要举例子找方法,深入浅出,树立学生信心。在实践方面,教师要查找学生技能弱点盲点,通过示范指导,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树立信心。

(1)巩固基础知识,理清知识和技能脉络,往往会有茅塞顿开的感悟;

(2)勤加练习,并结合历年大赛试题进行系统化训练,毕竟熟能生巧;

(3)每日练习前,留一定时间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

(4)让学生找到他在学习中的兴奋点,点燃学习的热情。

比赛到最终的阶段,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不应再去想”没有拿到好成绩,好名次怎么办?“,”同学会不会嘲笑自己“之类的问题。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对的起自己才备赛中的每一滴汗水!

使学生清醒认识自己。能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在同班同届中是优秀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也不可避免的会拿自己和周围的人比较,甚至会用自己的弱点去比较他人的优点,结果越比较越自卑,会形成一个负增长的信心。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策略得当,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最终取得胜利!

教导学生要客观的额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心理、情绪,知识技能有正确的评估,就容易明确目标,克服瓶颈,尽快的进入正常高效的学习状态!

六、实例分析

学生A每天没开始学习就觉得很累,身体累,心里也觉得很累。但还是要学习啊,一天下来,学习的时间很长,可收获甚少。

分析:备赛的过程就像弓一样,不能长期处于满弓状态,长此以往,弓很容易折断。出现上述表现的学生正是因为精神绷得太紧。在备赛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有备赛这一项事情可以做,不但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也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文武兼修,张弛有度。

解决方法:无论复习还是娱乐,都要有规律有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七天为一个周期,1-5学习、6-7作为间歇期。在间歇期里,可以回顾复习,进行总结、适当娱乐。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技校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