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9-09-10张志强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教学

张志强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教学,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实现“高质量、轻负担”的有效途径。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信心;需要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需要善于捕捉生成, 善于优化作业和精选练习。

关键词:提高 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提高教学质量,须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入手。如何实现数学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尊重、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为这种交往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为老师要真诚的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和学生交流,给学生以鼓励,关心、信心和帮助。真诚和理解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当师生情感融洽了,学生就会把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向上的动力,上课专心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成绩也会自然而然地好了。平时和学生多接触,多给学生以鼓励,他上课就会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对哪一学科感兴趣,那么这科的老师不用怎么督促他,他自然而然的就会努力去学好它。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立足点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估计,同时面对问题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力。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是很难在学习中有突出表现的,也容易失去兴趣。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要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回答问题等领域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在某些方面潜在的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精心备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支撑点

如何备课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又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前的备课,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内容预设得更全面,讲得更清楚,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认认真真地记;如何使问题的答案更准确、更完善。而新课程下的备课,教师要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要做到五点:一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心态和内在潜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二备课程,即整合课程资源。以前我们只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而忽视了对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生活经验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和素材,都是新型的课程资源,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三备方法。在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善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活动过程的设计。四备情境。善于创设思维情境、活动情境、媒体情境,善于使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张扬个性。五备自己。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只有敢于否定自己、质疑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建立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可以相互交流,发挥群体优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突破点

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有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对教材要做到六个字“用活、用实、用好”。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有时适当地增删教材,以形成合理的知识技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增长他们的见识。

1、精心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創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有趣的故事情境、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

教八下《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四节时,增加了例题: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现测得药物8min燃烧完毕,此时教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不低于 3 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min,才能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病毒,那么此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这样做体现了学习数学有用的思想,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2、改变呈现方式

用活教材---改变呈现方式打破教材原有次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七(下)《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对例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每只小牛约需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由于这个题目阅读量大,数据较多,一下子解决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取先不呈现问题,学生看了之后会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可以求出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需用饲料多少了。再呈现问题李大叔的估计,学生马上会作出判断,解决这个问题了。

五、优化作业和精选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习题教学的目标、维度、功能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学生完成习题不只是为了检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及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完成习题所承载的功能。以提高学生升学应试能力为唯一价值取向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应该摒弃,但摒弃“题海战术”并不等于不要习题,不要应试,而是要寻求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发展应试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教师在选题时,要突出“新素材、新情境、新设计”,要和生产、生活、社会紧密联系。作业尽量做到精选精练,选择时一切以符合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选取。

为了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使习题发挥最佳效能,设计时应突出“五性”:一是目的性,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二是及时性,能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循环反馈,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三是层次性,练习内容既要有梯度和跨度,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使优生“吃得饱”,中下生“吃得消”;四是多样化,做到训练题型多样化,训练形式多样化,以此激发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五是实效性,做到及时反馈,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真正起到练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 永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理化学习 2008,(11)

[2]王丽霞 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全球教育展望 2008年 01期

[3]叶昭隆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中国教师 2007(S2)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