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张瑜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张瑜华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的学习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的思路开展,学生只需要记下所有的重点,强行记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教导学生,学生会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没有主动学习的热情。所以必须要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展开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青少年在挖掘自己潜能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接受高效率课堂的教学节奏。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直观的动态下体验到历史的趣味性,这样他们就可以学好历史。

关键词:影像资料;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但是这些历史并不是作为整体出现在历史课本上,而是分类出现在其他科目上的,所以,学生就很难把握好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当前的教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这些影视资料以及教学设备将他们投放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中发生的一切,更容易理解历史的概念。

一、影像资料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视作品走进了历史教学的课堂当中。通过播放这些影视作品,能够为学生重现历史,同时也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利用这些影像资料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直接感受到历史的内容,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及简洁的语言,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影像资料,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师生互动更加和谐自然。高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只要将影像资料合理的应用在历史课堂的教学当中,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的限制,会使得很多抽象模糊的历史概念更加乏味,学生们就很难学得进去,取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了影像资料进行教学,就会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讲解历史时,应用影像资料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老师一味的灌输更好能够活跃历史教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于这些历史事件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在历史课堂中应用影像资料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历史现象和事件挖掘其中的历史趋势,能够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在线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1]。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

首先在导入新的课程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并不能够抓住关键环节也不能够在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牢牢抓住。他们讲解的内容不能够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还有一些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并没有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也就不能够推动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己的思考和探究。

其次就是教师并不能够利用一些影像资料,融合课堂。由于高中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历史教学,他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论的深度,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但是很多教师都是靠自己的讲述以及多媒体教学,所以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也没有将一些具有历史题材的影像资料引入课堂教学,所以就没法突出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实际的课堂教学就没有趣味和生动性,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就是对于历史知识的引导并不能够延伸到课外,而只是直线在历史课堂当中。但是高中历史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工程,必须要通过一些丰富的课余活动才能够发挥出是科目的教学优势,延伸历史教学的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通过这些课余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当中所蕴含的哲理。综上所述,主要就是教师自身的错误认知以及学校对于此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很难学得进去[2]。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策略

(一)选择性的获取影像资料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应用好影像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起着很大作用,所以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知识积累,进行筛选。教师要在影像资料中选择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有益的内容,因为如今的各种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学生受到的影响非常大。老师将影像资料与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相结合,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获得历史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七子之歌》来完成积累信息,让学生能够在关注音乐这方面时,不知不觉间进入课堂的氛围里,达成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最终就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让学生们听完这首歌就可以提出一些問题,比如七子包括哪些?香港在那时候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其中带来的历史信息。

(二)在书本的基础上分辨影像资料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时,要将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不断研究教科书中的内容。合理高效的利用教科书之中的资源,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适当的辅助课外资源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历史概况,必须要分辨这些影像资料,主要表现在选择一些真实的记录历史的纪录片,这一类就可以让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就可以播放《跨越世纪——香港回归》与《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这两个影像资料,它们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能够让学生对于这段历史事件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好影像资料,教师就要筛选这些影像资料,合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永青.浅析影视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7):178.

[2]曹争强. 影像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革新, 2017:40.

[3]张艳芬. 浅谈影像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7(15):61-6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