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佛系吃货”为例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特色
2019-09-10王芳
王芳
摘 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落实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分析入手,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所蕴含的精神及在创业项目中表达的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探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精神;文化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一定要在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李克强总理也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批示中提出,大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教学改革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高校大举创新创业教育大旗,创新创业既符合政府 “以创业促就业”的方针政策,也为国家经济实现新的增长点提供途径。
二是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国外其他国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探索的空间还很大。在推进过程中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放在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素质培养,赋予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品质。
三是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重分析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内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方法。充分挖掘当地经济特色和文化资源,综合分析文化精神的形成和特征,探寻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和企业家经营之道,形成培训资源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当中。
四是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通过历届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来看,各高校参赛热情高涨,参赛人数逐年上涨,各高校纷纷在校内以创办协会或俱乐部等形式,形成全校创新创业新氛围,创客文化欣然成风,创业成功案例不再少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就业工作。
五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种时代文化。从国家到地方,利用各类资源和政策导向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发挥创新创业的引领和承载作用,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以“佛系吃货”为例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
“佛系吃货”作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资助,该项目以推广乐山小吃为主,经过项目组的前期市场调研、syb培训、互联网+创业比赛、项目实地创业等历经环节,体现出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也培养了项目组成员的自信、组织领导、心理抗打击、沟通交流、行动力等精神品质,从此项案例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对于创业意识培养与精神塑造的重要性。
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出开创性品格。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给学生灌输专业知识和操作项目的能力,更要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综合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将专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者素养全方位相结合,才能使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变化,加大创业成功比重。
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出“中国梦”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创新型的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大学生,大学生在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
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精神品质,与创新创业的精神品质相一致,是创业者都需具有的创业品质,将工匠精神系统的灌输到创新创业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精神素养的高度融合,用工匠精神培育创业者的创业品格,成为有理想、有品格、有作为、有追求的创业者。
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出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目前,高校在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行,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追求,按照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标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成长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新时代人才。
三、以“佛系吃货”为例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蕴含的文化特色
“佛系吃货”创业项目以乐山文化特色为基调,四川乐山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景点,巴蜀小吃应有尽有,“佛系吃货”在分析乐山独特的文化气韵和特色美食,在校门口租赁摊位经营豆腐脑,酸辣粉,抄手,饺子等,受到颇多好评。地域特色文化是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的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并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创新动力。
文化精神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规约和激励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促使创业者引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提高成功概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及由此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精神文化资源,分析精神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探究创业所需要的素养和文化精神,从而探索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之路。
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仍需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旋律,在“创”与“闯”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胡立洲.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6)
[2]刘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J]职业.2015(18)
[3]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
[4]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