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9-09-10乔克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乔克平

摘要: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培养 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生物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便于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情感教育能增强师生关系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良好的情感表达和运用,可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态度。

初中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独特的个性、态度、爱好等,学生只有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才能尊重老师,信任老师,才能把老师看作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与期望,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顺利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2、做学生知心的朋友

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贴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课下时间,找学生聊天谈话,这些谈话并不是教条式的规劝,而是以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切入点。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中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认识自我,重新塑造自我,把教师的鼓励当作前进的动力,当作激励和鞭策,这样学生心里自然就会憋着一股劲儿,学生会由对老师的亲近而产生对生物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加强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要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酵母菌的发酵》等实验。教师要通过做实验,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教师除了做好课本规定的实验之外,教师要想法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或者实验探究活动,如调查报告,课外标本小制作,参观现代化的饲养场,参观自然保护区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课本知识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三、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给每节课开好头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七年级新生上好第一堂课,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课前组织学生讲演

每节课前教师抽出1-2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解一些短下精悍的生物学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生物科学家成才的事迹,生物科学的发展,基因治疗,传染病预防,优生优育,生物防治,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转基因鱼研究,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等一些生物小故事。通过这种讲演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创新能力。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归还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发课堂学习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节时,教师利用眼球结构模型,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使学生观察到眼球的结构,认识到眼球结构的各部分功能,知道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形成及预防。

4、巧设疑问,引起质疑。

课前教师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课堂认真组织教学,通过设计问题串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如在讲解《传染病的预防》一节内容是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材,通过课本教材讓学生了解:(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的特点;(3)传染病流行的环节;(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5)当地有哪些病是传染病等;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启发诱导,利用模型、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不断鼓励学生,激励学生,通过这些设计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利用模型、标本直观教具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学条件明显得到改善,教师要充分利用模型、标本、挂图、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学生易学易懂的。例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通过观察人体心脏结构模型,心博与血液循环模型,指导学生观察心脏四腔上相连的血管,心脏的瓣膜,四腔壁的薄厚,血液循环的途径等,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指导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

[2]、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3]、汪铁辉.生物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