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文化 以球育人 持续推进校园足球建设
2019-09-10于玮玥
于玮玥
11月29日—12月1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9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学校体育美育改革成果展示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5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参加高质量课堂教学展示以及校园足球联赛、校园戏剧联展的32个代表队50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指出:“为了探索中国教育整体改革路径,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始终重视体育美育改革研究和实验。近年来,持续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校园足球整体解决方案、顺序性音乐教育等课题的研究,在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取得一系列优秀成果,为破解体育美育发展难题提供了经验。”他表示,本次活动,既是为了展示近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实验区学校体育美育改革成果,更是为了研讨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学校体育美育的角度,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制度体系提供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据悉,本次不同实验区之间的校园足球比赛的一大特点是进一步采用了科技手段,对所有体育课堂教学、足球赛事、足球综合技能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了4年以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参赛学生掌握足球技能、体质健康的动态变化情况。追踪分析显示,来自同样学校、相同年龄组的中小学生,足球综合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呈现整体提高的显著趋势。
竞赛是体育的灵魂,是培育健全人格的最重要手段。“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校园足球是一种教育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立德树人是校园足球的第一要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园足球首先要做的是文化建设,这个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教会所有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文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园足球,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足球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足球成为他们一生的爱好。我们以往常常忽视这一点,只把教会青少年足球技术、技能和竞赛方法作为唯一的目标。以往的青少年足球,尤其是竞技领域,不重视学生文化学习、品德培育,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导致我们的足球没有人文基础,整体上没有构建育人的全面发展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因此,足球发展一再受挫,作为个體的足球运动员的发展往往昙花一现。他们一旦退役,大部分没有立身之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认为,校园足球,从形式上来看包括足球课、足球操、足球大课间、足球训练、足球竞赛等。每个形式,其背后都蕴含一定的文化含义,但是不能将其割裂,如,课堂的文化、足球操的文化、竞赛的文化。将各形式蕴含的文化综合起来就能构成一个整体的足球文化。”
他表示,校园足球的竞赛,是集中体现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形式。有了深厚的足球文化基础,才能保证足球竞赛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的活动。而良好、规范的足球竞赛,可以丰富足球文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希望通过足球联赛,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同时,希望通过研究,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进而引领中国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最终在小学组比赛中,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小学获得第一名,深圳福田彩田学校获得第二名,重庆九龙坡区田坝小学获得第三名;在初中组比赛中,广州市荔湾区真光实验学校获得第一名,深圳市第二实验中学获得第二名,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获得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