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9-09-10朱飞成
朱飞成
充分利用场地并观察场上形势,具有宽阔的视野角度是足球队员的必备条件。足球教师应从学生刚接触足球运动时就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融入到每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课一年级第一次课”为例,思考如何将观察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实践中。
一、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内涵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要求足球教师或教练员积极鼓励小学生认真观察场上情况。在足球教学、比赛中,小学生需具备对球的旋转速度、方向、力量、距离、路线及同伴和对方队员的位置、距离、方向、速度、意图的理解和判断等能力。在熟悉动作的基础上要能够做到抬头观察队友、对手所在位置、距离,清楚自己所处的场上位置、角色(进攻、防守、协助进攻、辅助防守)等。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
足球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后,组织情境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技术,鼓励学生抬头用余光观察四周情况,并转化为实战技能。
(一)运控球
1.红绿灯。足球教师左右手各拿一张红牌和一张绿牌,学生从场地一端向另一端运球,足球教师手举绿牌,表示“绿灯亮”,学生向前运球;足球教师手举红牌,表示“红灯亮”,学生立即原地踩住球。练习过程中,足球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抬头并避免相撞。
2.运控球报数。学生每人一球围成大圆圈或站成一排,向站在圆心或另一端的足球教师方向同时运控球,足球教师伸出一只手上举,从1~5让学生及时喊出数字并及时运球、停球(一根手指报数“1”,两根手指报数“2”……根据所报数字决定运球、停球次数)。这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控球技术,还要抬头观察足球教师的指令(图1)。
3.看手势运控球:学生每人一球自选方式运控球(颠、踩、拨、拉、扣球等),足球教师在场地中间不断做手势指出运球方向,学生在运控球的同时时刻观察足球教师的手势并迅速作出判断,按照足球教师所指示的方向快速运球至边线踩停。
(二)传接球
1.两队(或多支队)区域内传接球。3人一组,两组学生在10m×10m的正方形区域内进行跑动中传接球,要求学生做到跑动积极,抬头观察队友位置,避免另一组学生的干扰,合理选择传接球路线,做到传接配合流畅(图2)。
2.“抢圈”游戏。(1)6~8名学生围成圆圈互相传接球,圆内有1~2名学生抢截球,抢截球学生身体触到球即获胜(手球算犯规),成功传球5次则抢截学生失败。
(三)设条件比赛
3v3四球门比赛。两支队伍在30m×30m的区域内进行3v3比赛,设置4个球门,每队2个球门,学生进攻时要观察防守队员站位和队友的跑位并作出判断,可任意进攻2个球门中的1个球门,射门射中即获胜(图3)。
(四)教学建议
1.足球教师应让学生多进行移动练习,减少原地个人练习,增加抗干扰和需要提高观察能力练习。如,让学生根据视觉指令(手势、身体姿势等)来完成动作;接球前观察场上队友的所在位置,接球后抬头观察队友移动后的位置,再完成传球;练习时足球教师可以适当叫停,提醒學生观察场上情况,养成观察习惯。
2.多让学生在规定场地区域内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场上位置的能力。足球具有特定的场地划分,让学生充分构建场地概念,明晰自己、队友所在的场地区域以及对手的所在位置、球的位置等。
3.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观察在场上情况的意识。足球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录像并作出讲解,引导学生观察优秀足球队员的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有条件,足球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摄像机或手机拍摄学生在场上的表现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自己在场上的情况。
4.足球教师应要求守门员时刻保持警惕,保持“动”的状态,避免站在原地观看比赛的情况。足球教师在训练、比赛中要不断提醒守门员注意观察场上情况,帮助守门员从思想上建立观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