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部编版小学教材下的古诗文教学与提高赏评能力

2019-09-10何凯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古诗文教学诵读

何凯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部编版教科书古文中的文章数量大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和语言素养的提高。但是,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这增加了语言学习的难度,也面临着汉语教师教学中许多未知的挑战。本文就古诗词学习如何提高赏评能力发表一些看法。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古诗文教学;诵读

部编版新的教科书整个小学学段共选编入了古诗文 132 篇,与人教版教材相比较,小学古诗文数量增加了 55 篇,面对一个多样化体裁的“大数据”,学生和教师将该如何应对?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中低阶段,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对古代诗歌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解,因此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要考虑不同小学生的学习差异,还要研究教学策略,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古代诗词和写作的理解。

一、根据不同学段体现教学的差异性

教学活动的有效发展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因此,在教授古代诗歌时,当然有必要考虑低,中,学段的教学差异。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在古诗文教学安排上,只要求他们能够识字、写一些简单的字,做到背诵和积累就足够了。这一学段,学生刚进入校园,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动性,他们在反复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慢慢就学会识字了。到了中学段,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相对分散,对课堂以外的内容产生兴趣,但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一阶段的教学以诗意想象、大致理解文意为主,既遵守了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又为学生系统有效的学习古诗文打好了基础。

根据教学差异,按自己的能力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学习古代诗歌,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在教学中反复对古诗词诵读是非常关键的

在教学中,不管是小学的哪个学段,牢牢抓住诵读古诗文这个关键,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尽量不要过多地强调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在使其感受詩词的音韵之美, 虽然“不求甚解”,但重在积淀这种美的感受,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必要的。反复阅读有助于学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如记忆力,想象力等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成长奠基。如学生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一边诵读,一边就会联想诗词画面“暮春时节,桃花水涨,鳜鱼水美,尽管斜风细雨,作者仍在乐然垂钓,这该是多么悠然洒脱的一种意趣啊!”这样的诵读联想,进而初步地使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和写作,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奠定基础。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意义深远。虽然小学生无法理解这些中国经典的本质,但在阅读中可以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诗文的反复诵读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帮助。目前中小学生在写作方面问题重重:作文内容假、大、空;缺乏写作素材等。诵读古诗文就为写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夏日赏荷时,看见鲜嫩的荷叶,我们便会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深夜望月,会回想起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样的有效诵读无形中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三、在教学实践中要创新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这样的教学已失去生机,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再加上古诗文离现时代生活相差太久,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时代差异,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就会比较陌生。因此,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意境美。

传统的古代诗歌教学,词语的诠释,句子的翻译,使这种教学失去了生命力,使学生逐渐对古诗学的研究失去了兴趣。加之古代诗歌的悠久历史和生命的时代离现代太久远,学生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差异,对古典诗歌的研究相对比较陌生。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诗歌的艺术观念。

(一)让我们传唱诗词,留住经典 把古诗词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经典咏流传》的热播使“唱古诗”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它以“咏”(朗诵和和歌唱的结合)的形式将《定风波》《墨梅》《送元二使安西》等诗词传唱,使经典永驻。传统的古代诗歌教学“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这种教学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再加上古代诗歌的悠久历史和生活的时代,学生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差异,对古典诗歌的研究也比较陌生。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诗歌的意境。

(二)把课本中的故事代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

小学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因此,以故事的形式教授古代诗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授刘禹锡的《浪淘沙》时,可向学生讲述:九曲蜿蜒的滚滚黄河挟裹万里黄沙,波涛汹涌如同飓风掀翻一般来自天边。既然你从天边而来,那么请带着我沿黄河直上,到银河去牛郎织女家做客吧。以讲故事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把诗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品味意境

温儒敏教授说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美,这其中当然包括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的教学重在陶冶性情,展开联想,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比如诗画结合,品味意境,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如教《惠崇春江晚景》(其一)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自配图画,让“竹林”“桃花”“鸭子”“江水”“蒌蒿”“芦芽” 这些具体形象都跃然纸上,进而跟随诗人的想象,“河豚”映入眼帘,学生仿佛随着作者的步伐欣赏了一幅引人入胜的鸭戏图。以诗入画,以画解诗,诗画结合,给学生美的感受,美的意境。

四、如何提高小学生对古诗词的赏评能力

(一)、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二)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提高赏评能力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参考文献:

[1] 刘拉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与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5,7 (2):91-93.

[2] 蒋小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 2015(9):238.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古诗文教学诵读
“趣”教“乐”学
部编版教材到底该怎么教?
论写作教学的不断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