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研究
2019-09-10邝雪碧
邝雪碧
摘要:在国内各大中小学,普遍的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学困生”。“学困生”在传统的词典里含义是:班级里经常违反纪律和道德规范,或者犯有十分严重的过错的一类学生总称。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困生的定义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具体包括学习学困生、品行学困生以及学习与品行双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使班级里的学习氛围、正常学习秩序和道德准则受到了严重的侵犯。针对这一现状,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对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研究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来说,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但正由于不同人之间性格、行为的差异,才导致了学校的班级里总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以小学教育阶段为例,小学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起着启蒙的作用,孩子的各方面认知都在处于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这无疑对他们以后人生的良好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成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外在成因
1.家庭期望和攀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深切期望。但这也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其实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学习积极性以及成长是有着很大的副作用的。
2.教师和家长教育方式不合理。很多家长和教师经常会通过“暴力”解决问题,体罚学生。但事实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愈演愈烈。这都是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方式缺乏耐心的表现。
3.家庭二胎的出现。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家长不顾孩子意愿,选择生下二胎。这不仅是“重男轻女”的表现,更会忽略老大的成长教育,进而导致孩子学习和成长出现问题。
4.家庭关系。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吵架,感情的不合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发育。尤其单亲家庭的孩子,总认为自己跟别的同学不一样,还有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孩子的成长中缺乏父母的陪伴,这也是导致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内在成因
学习和考试的焦虑:很多学生因为学习遇到困难和担心考试成绩进而形成焦虑的心理。无助感: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连续的失败结果,进而导致非常的无助和产生孤独感。厌学症:大部分学生只要家长一提到学习计划或者考试成绩,就会立马变得心烦意乱,焦躁不安。
二、选择心理作为转化切入点
1.打开心扉,直达“病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开心扉。只有彻底地让学生对教师不再存在提防性心理,并对教师充满了信任,才能保证接下来的转化措施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关心,进而让学生对教师彻底打开心扉,无所防备。
2.用爱传递,“良苦用药”。对学困生来说,因为他们经常会遭受到别人的白眼、冷嘲热讽等行为,因此在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爱的关怀和鼓励。例如:在坐公交车时,学生不经意间地给老人让座等人性化行为,父母看到后应该及時赞许孩子的行为。这对他们摆脱学困生这个标签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3.尊重个性,保护自尊心。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并且还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于小学生亦是如此,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在对惩罚犯错误的学生时,批评的言语不要触及孩子的接受范围底线。
4.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心。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常常受到与众不同的待遇,他们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
三、结合实际行动帮助转化
(一)严格要求,惩罚鲜明
在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中,教师的赏罚分明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在教师讲到这一课时,会通过实际的生活场景举例,教学生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课堂结束后教师也会布置相关联系作业。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完成,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讲。教师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应该对于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给予赞美和表扬,对于学习困难的学困生没有完成作业的行为给予适当批评和惩罚。
(二)鼓励支持,社会实践
很多学困生都存在心里问题,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以及找回自我,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比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节约用水”这一课,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给学生讲解如何节约用水,这未免太枯燥乏味,而且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更不能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作业,学生不需要写,只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如何节约用水以及节约用水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实践类型的转化措施能够大大帮助学困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社会生活规范的认识。
(三)普及相关知识,疏导人生轨迹
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学困生而言,常规的转化策略可能作用不太明显。因此就需要教师普及更多的社会学困生有关方面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社会学困生的讲座活动。查找一些具体的违法犯罪案例,告诉学困生同学,在社会中同样存在学困生,但是没有了教师、同学以及家长的包容,法律的制裁是相当残酷的,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只有现在严格要求自己,今后才能在正常的人生轨迹中运行。
四、结语
解决小学生的学困生问题,是一项非常漫长的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效果,需要教师和学校以及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来确保学困生最后能够踏上“三好学生”的班车。希望通过本文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具体的转化策略,能够对小学学困生的教育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的分析。最后也祝愿全天下所有的学困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责编 杨 菲)
参考文献:
[1]李伟.“后进生”学籍预警及帮扶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