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歌谣中的五味世界

2019-09-10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张宗昌二十世纪流传

张敬尧做寿——死要钱

——民国初年流传于湖南。军阀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期间,利用做寿的机会敛财,不仅自己过,而且家里的人如太太、儿子、女儿等也都要做寿,就连死去的母亲也要过冥寿,故当地民间有此歇后语。

北京是前台,天津是后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当时北洋政府官员更替如走马灯,许多政客上台执政时在北京,一旦失意则到天津做寓公。

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好通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于北京高校。意思是北大的学生年纪大,师大的学生穷。女生找对象时,考虑的是清华、燕京的学生。

宛西三县阎罗殿,脚踏别地顶别天。老鳖(别)掌着生死.簿,灭族杀人割草般。哪家百姓不遭抢?哪家美女不受奸?血吸尽来油榨干,养肥一潭大老鼋。乌云盖地无日月,家家户户泪涟涟。啥时能除别廷芳,凉水当饭心也甘。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于河南南阳地区。当地有个土匪别廷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当地百姓对其十分痛恨。

远看黑压压,近看是王.八。多说有两石,少说一石八。大的咬他爹,小的咬他妈。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于河南南阳一带。民谣描述了当地土匪外出抢劫时的情景。

初五十四二十三,老君骑牛不炼丹。

——民国年间流传于四川土匪中。意思是阴历的这几个日子,不能外出抢劫。

提起张宗昌,两眼泪汪汪。你的袜没底,我的鞋没.帮。我有枪没子,你有子没枪。三月不发饷,还得上前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传于军阀张宗昌的士兵中。它生动地描述了张宗昌手下士兵的情况。

切上葱,放上蒜,锅里煮的张督办。切上葱,放上姜,锅里煮的张宗昌。先吃肉,后喝汤,人人都要来尝尝。张宗昌,坐济南,鸡狗鹅鸭都上捐。一块银子八块三,大家伙子没法办。起来,起来,快起来,捉着他来点个天灯看。

——流传于1925年秋至1928年5月张宗昌任山东督办期间。张宗昌横征暴敛,强占民女,作恶多端,老百姓恨透了他。

学会掖县腔,能把师长当;学会掖县话,能把洋刀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传于山东,张宗昌任人唯亲,因自己是山东掖县人,故多重用自己的同乡。

清乡为了清箱,清箱就是清乡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传于沦陷区。当时的汪精卫伪政府经常派兵以清乡为名,鱼肉百姓。

区长作威作福,乡长造房起屋,保长吃鱼吃肉,甲长投五投六(忙碌之意),户长只有脱脱(连续之意)哭。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传于江浙沦陷区。它反映了当时伪政权基层各级官员的情况。

孔子逛天坛,五百当一元;千元一出现,小鬼就玩儿完。

——1944年至1945年间流传于北京。当时日伪经济面临崩溃,发行有孔子和天坛图案的五百元大额钞票。一般民众深受其苦。

前方吃緊,后方紧吃。

——流传于抗战期间。当时前线战事吃紧,但后方政府军政人员照样大吃大喝。

蒋家天下陈家党,

孔宋两家官钱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传。它道出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权力构成及利益瓜分情况。

天上来,地上来,老百姓活不来!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流传于抗战刚胜利时。沦陷区的民众对国民政府的腐败十分愤慨。

百物皆上税,唯有屁无捐。

——流传于民国年间。当时国民政府的各级官府横征暴敛,局卡林立,收税名目众多,连死人办丧事都要交丧殡税。

神仙打仗,凡人遭殃。

——流传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四川为众军阀割据。这些三阀都很迷信,自命神仙,装伸弄鬼,连年混战,故百姓有此说。

会说五台话,便把洋刀挎。

——流传于阎锡山独霸山西期间。阎锡山任人唯亲。因他是山西五台人,凡五台同乡,多得重用。政府显要职位,多为五台人占据。

(以上资料提供者:苗怀明,选自《天涯》2000年第1期)

半分责任不负,

一句真话不讲,

二面做人不羞,

三民主义不顾,

四处开会不绝,

五院兼职不少,

六法全书不问,

七情感应不灵,

八圈麻将不够,

九流三教不拒,

十目所视不怕,

百货生意不断,

千秋事业不想,

万民唾骂不冤。

——民国讽刺贪官的歌谣

头年淹,二年旱,三年里头不收田,四年头上下冷子(冰雹),五年蚂蚱一过都吃完。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光啃砖。大户人家卖骡马,二户人家卖庄田,三等人家没啥卖,手拉着儿女大街前。小男孩怪好没人要,小闺女仨钱二斤上秤掂。年三十来的新媳妇,到初二,脚还小,脸还白,吆喝着只要俩鸡蛋。小外甥到他姥姥家去,他妗子(舅母)掂住就往锅里填。锅里面熬的是外甥的肉,他姥姥烧锅好心酸……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河南连遭巨大的天灾人祸,爆发全面饥荒。许多人吃树皮、草根和牲畜的饲料,甚至有报道称“人相食”。大约有两三百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另外有三百万人逃难到省外。

金圆券,满天飞,

钞票到手准吃亏,

上午能买一担米,

下午只买半担灰。

——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下的“金圆券”乱象。

告尔沿江小渔船,

浪翻军舰要赔钱。

买船用了五万五,

买炮用了三万三。

——军阀刘湘因陋就简,组建所谓四川海军,把一艘普通小轮船改装成带有两门陆用小钢炮的军舰。因为四川军舰吨位极小,渔船、运输船开快了,很容易将其浪翻,所以沿江的船夫变得战战兢兢,生怕惹火烧身。

连长、连长,半个皇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兵匪一家。民谣虽然夸张,讽刺却是入木三分。

扁豆花,紫莹莹,俺和大姐一起生;大姐生在靓床上,俺就生在土炕上;大姐吃米俺吃糠,大姐穿的绫罗绸,俺就穿的烂衣衫;大姐上了洋学堂,俺就上山放牛羊;大姐当了阔太太,俺就做了穷婆娘。

——此民谣流传于民国时期的胶东海莱地区,反映了民众对于不同阶级贫富差距悬殊的无比愤懑。

猜你喜欢

张宗昌二十世纪流传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高祥杰
张宗昌俗得很坦荡
迎额头崩出的字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创作面貌简述
浅谈李可染的绘画精神
俄罗斯音乐家在黑龙江省的教学与实践
两个粪筐换前途
张宗昌拿两个粪筐换前途
2013年第11期识将还军有奖征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