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2019-09-10刘文强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语文教师新媒体环境

刘文强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新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提升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师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进而提出语文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以期对语文教师提高媒介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媒介素养;语文教师

从教师职业特点来看,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综合素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老师,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提高信息筛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良好的媒介素养,还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视频、音频的方式将课本内容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过硬的媒介实操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可见,提升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意义重大。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

促进媒介教学的良好开展,首先就要提高语文教师对媒介素养的意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媒介技术的认识多停留在对文字和图片的简单复制上,制作简单的课件用于教学,很不利于语文教师媒介素养的形成。教师应该意识到媒介教学在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件中,教师可以融入声音、动画、视频等,开展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可以灵活运用各类读书软件,提高學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完善语文教师媒介素养培训机制

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职业培训是教师重要的学习手段,目前我国师范生所接受的技术教育相对少,尤其是语文学科,师范生接受到的教育多为学科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对于教学媒介的操作技能要求很少,即使开设多媒体教学课程也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媒介素养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职业培训时要重视培训工作的系统性,保证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同时,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平台,整合校园教育资源,营造科学的学术氛围,每学期开展媒介教学公开课,促进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增强语文学科与媒介的融合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利用媒介教学时,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前提,用媒介为语文课堂赋能。首先教师要有信息整合的能力,根据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收集整理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素材,例如在讲授古诗词时,学生往往难以深刻领悟意象蕴含的深意,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等,将抽象的古诗词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将昨夜听到的风雨声入词,主要表达词人对好花无常和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如何使学生走进词人内心,达成情感共鸣,进而体会词人所要表达意境,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师便可以采取静、动结合的教学方式,寻求风声、雨声等声音素材,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春风细雨使学生联想到海棠花屹立于风雨中的画面,进而体会诗人的悲春怜花之情,既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要更新阅读方式,培育学生跨媒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功底。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媒介意识,充分认识到媒介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运用媒介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语文教师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