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全科临床路径治疗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效果探析

2019-09-10曾李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疗效

曾李军

【摘要】目的:评估将全科临床路径用于带状疱疹、面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接收并行治疗的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病人107例为对象,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病人分别划作两个组(全科路径组55例、参照治疗组52例),全科路径组对病人施行全科临床路径的相应治疗,参照治疗组对病人施行西医常规化的有关治疗;评比两组病人的实际疗效情况。结果:经评估并对照后知,全科路径组病人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总体疗效优于参照治疗组,组间差异较显著(<0.05)。结论:对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病人施行全科临床路径的相关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值得推荐及应用。

【关键词】面神经炎;带状疱疹;全科临床路径;疗效

临床路径即指对于某种疾病构建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程序或模式,其属于综合性临床治疗的模式之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及试验研究确证,利用临床路径对病人施行科学治疗,可提供更为规范、高效的卫生资源及医疗模式。本文选出我院接收并行治疗的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病人107例为对象,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病人分别划作两个组(全科路径组55例、参照治疗组52例),全科路径组对病人施行全科临床路径的相应治疗,参照治疗组对病人施行西医常规化的有关治疗;评估对照两组疗效,作报道陈述为下:

1.对象、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接收并行治疗的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病人107例为对象,上述全部病人都由医生遵从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展开疾病鉴定,已剔除不配合治疗者、并发其他面神经炎或非带状疱疹疾病者及对治疗药物过敏者;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病人分别划作两个组,即全科路径组(55例):31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处在42-79岁间,平均约是(56.7±7.29)岁;参照治疗组(52例):29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处在43-78岁间,平均约是(55.9±7.14)岁。对病人的一般性临床信息展开对照,未见突出差异(>0.05),两组可实行同期研讨。

1.2方法

全科路径组对病人施行全科临床路径的相应治疗,操作见下:

(1)通过基础检查及病情评估以后,按照每例病人的个性化状况确定系统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体系。(2)主治医生遵循路径开具医嘱,护理人员引导、辅助病人完成不同项目的诊疗。(3)具体的治疗操作是:①针对带状疱疹的相应治疗: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并联合拔罐、体针、红外照射及微波等辅助性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0.4g,每日3次,持续用药5日;口服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每日3次,持续用药2周;若病情较重可适当增服卡马西平片;然后配合开展辅助性治疗:体针或拔罐的穴位主要以对应夹脊穴、局部阿是穴为主;如果出现肝经郁热症状,还需对阳陵泉穴、大墩穴、行间穴实施治疗;出现脾虚症状,还需对隐白穴、血海穴、内庭穴实施治疗;依据病人病情的改变状况,可辅以微波或红外线照射等有关治疗方法。②针对面神经炎的相应治疗: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的口服方法和上述相同,此前提下增服强的松1mg/(kg·d),最多不可超出80mg,每日早上顿服,连续口服一周,之后逐日减少剂量,在10-14日内减到停药,然后配合开展针灸治疗:将手、足部的阳明经穴视为主要针灸穴位,足部太阳经穴视为辅助穴位,基本穴位有印堂穴、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上星穴、四白穴、迎香穴、颊车穴、合谷穴、牵正穴等,按每例病人的实际病情增减不同穴位。

参照治疗组对病人施行西医常规化治疗,不构建病情评价体系,治疗药物及用药方法基本同于全科路径组。

1.3疗效评估

①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价标准:如果皮疹消失,没有水疱或者创面已经结痂,也没有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状,判定为良好;治疗2周以后没有好转或者出现了较严重的并发症状,判定为差。②面神经炎的疗效评价标准:如果面瘫症状彻底消失,病人面肌功能归转至正常,判定为痊愈;如果面瘫症状彻底消失,但面肌功能仍存在一定异常现象,判定为显效;如果面部平静时外观正常,但笑时口角轻微下垂、眼睑闭合较慢,判定为有效;如果症状没有改变或者治疗2周出现出现了较严重的并发症状,判定为无效。

1.4调研数据处理

此调研全程所涉及数据中,计数资料表达为 (n/%),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对比经过检测,当对比差异有意义时以<0.05来表示。

2.结果

两组病人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疗效数据情况见于表1,从表中看出:全科路径组总体疗效优于参照治疗组,组间对照差异较显著(<0.05)。

3.讨论

规范化、标准化的全科诊疗模式体现出“以病人为核心”的医疗理念,使病人在接受综合性治疗的条件下提高了痊愈率。实施全科路径治疗期间,按病人实际病情状况拟制了详尽的规范治疗处方、操作步骤、辅助性治疗项目及护理干预内容,将全科理念贯穿于临床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此同时,全科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当中,医护人员注重向病人细致讲解病情情况和治疗规划,让病人对自身状况、检查项目及护理知识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以增强病人的遵医行为,促使医患关系更为良好。本调研中发现,以全科临床路径对带状疱疹与面神经炎的病人施行治疗,是相当可行的一种方法。此治疗方式不但能提升病人痊愈率,而且有助及时掌控病人病情的具体变化,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全面、更安全、更科学的治疗服务,有助减少医疗风险。

此调查研讨的结果指示,全科路径组病人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总体疗效优于参照治疗组,组间对照差异较显著(<0.05)。

归纳以上报道内容可知,对带状疱疹和面神经炎病人施行全科临床路径的相关治疗,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云,黄尧洲,郎娜.疏风解毒汤药对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8):1457-1459.

[2]王梁,朱冬燕,徐倩,等.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红外线治疗对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J].天津医药,2017,45(09):969-972.

[3]唐传其,洪文,成林平,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7,39(10):1597-1600.

[4]香淑媚,唐泽桓,朱华敏.不同频次针刺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04):314-315.

[5]陈静瑶.中医辨证治疗+针灸对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8):105-108.

[6]赵学宇,周其英.针灸康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7,35(03):210-213.

[7]甘小莉,江燕麗,肖展翅.手法穴位按摩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1):50-51.

[8]陈琳,何晓华,刘志敏.不同剂量伐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94-96.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疗效
大部分带状疱疹是累出来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带状疱疹疫苗 你了解吗
亲历者口述:带状疱疹是最疼的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