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学校志愿者服务体系研究
2019-09-10刘静
摘 要: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文章以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为基础,进行了志愿服务体系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志愿服务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多角度分析,多层面探讨,以期推动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
一、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力军,志愿者服务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增强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学生在参加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身份从学生转变为服务者,这样能清楚的认识社会,也能锻炼专业技能,顺应时代需求提升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体系日渐成为高职院校中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
为了解志愿服务体系现状,笔者对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并进行分析。本次问卷共发出240份,共收回240份,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为97.08%。
(一)高职院校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高
调查显示,就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上来看,28.33%(66名)的学生非常愿意,62.66%(146名)的学生愿意,9.01%(21名)的学生不愿意,这意味着90.98%的大学生愿意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就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必要性看,72.1%(168名)的学生认为是必要的,有26.18%(61名)的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只有1.72%(4名)的学生认为是不必要的。这两项数据表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强,积极性高,重视程度强。
(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与专业技能结合度不高
调查显示,49.79%(116名)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形式单调、类型单一的问题。82.4%(192名)的学生认为,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专业完全不相关。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固定纪念日类,比如学雷锋日等;二是义务劳动类,如探望孤寡老人;三是大型社会项目类,如省运会等。这些活动每年都会重复,形式非常单一,也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特色。
(三)志愿服务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调查显示,87.98%(205名)的学生认为,院系和社团需要为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的制度,只有9.01%(21名)的学生对此认为无所谓,仅有3%(7名)的学认为不需要为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的制度。
调查还显示,34.33%(80名)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是完善的,而60.52%(141名)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太完善,5.15%(12名)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而52.79%(123名)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是组织分工不明确。
数据说明,学生认为志愿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而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仍不太完善,并且在组织形式上,分工不太明确。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对策
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发现目前志愿者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体系。
(一)对志愿服务行为进行正面宣传
调查显示,85.84%(200名)的学生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行为进行积极、正面宣传最能使志愿服务理念得到认同。49.79%(116名)的学生认为,院系对志愿服务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最能使志愿服务理念得到认同。
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国务院于2017年12月1日施行的《志愿服务条例》,在学校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同时,要重视志愿服务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团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
(二)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使专业技能与服务内容相结合
大学生志愿者朝气蓬勃、数量众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有寒假、暑假等充裕的服务时间,因此,可通过将志愿服务内容与志愿者的专业技术技能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的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明确自身的自我价值。
如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可在志愿者服务时,对社区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教会他们用手机支付宝缴水电燃气费,乘坐公交车,操作学习强国APP等。如此一来,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专业价值,大学生志愿者就能感受到自我成就感。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要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就需要加强对志愿者的队伍建设。从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每个环节都要引入相应的机制。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必要的项目培训,如组织机构管理情况、人际沟通技巧、特殊技能培训等。
同时,高职院校应制订系列保障激励措施,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如实行志愿者服务激励嘉许制度,根据服务时数给予景区门票减免等,精神激励如将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先三好学生等考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通过挖掘典型事例、树立优秀学生群体,加强对外宣传,打造院系、高校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在理念、形式和机制上不断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体系,以此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实效,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深化志愿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关于高职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邹艳星,周萍,袁晖.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方法研究——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读天下,2017(3).
[3]钱亚浍.高职院校学生基于专业基础建设志愿者队伍的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子(上中旬)(7).
[4]陈艺.浅谈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8).
[5]王海英.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21-22.
课题项目:2018年扬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工作部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体系研究》,编号:YZPCXG2017YB11。
作者简介:刘静(1985.5-),女,漢族,河南人,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