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2019-09-10方展超
方展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跃进式发展,国家的扶贫政策已经从粗放型扶贫转型为集约型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扶贫的准确性、多元性和高效性,着力改善受困群众的生活状态,才能为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主义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篇主要論述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扶贫工作作出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为扶贫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扶贫;扶贫方式;国家文化;高校图书馆
我国从粗放型扶贫逐步转型为集约型扶贫,这就代表着扶贫攻坚战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深水区。文化作为人民意识的主要来源,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国家必须要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对受困群众的思想境界做好扶贫工作。因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和经济进展产生了巨大的沟壑。所以,对受困群众进行文化扶贫,不仅仅是当代中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更是深化扶贫攻坚战的先驱条件。
一、高校图书馆国家文化扶贫的现状
1.缺乏国家文化扶贫意识
虽然我国的扶贫大方向已经开始向着精准化扶贫进行转移,但是社会各界还没有意识到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对于文化扶贫的具体措施也没有充分的概念,这不仅阻碍扶贫攻坚战的发展,更不利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扶贫的主要战地,也没有意识到如何对受困群众进行文化扶贫。
例如,很多高校图书馆不但没有对自己的馆藏图书进行展览,更有甚者拒绝外来受困群众入馆读书。实际上,高校图书馆并不是专门为高校学生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作为庞大的服务体系,也需要为我国的文化扶贫攻坚战助力。文化扶贫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精神境界的需求,受困群众更能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扶贫,不仅增长了各方面的认知和见识,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所以,针对国家图书馆缺乏国家文化扶贫意识的问题,各个有关部门必须要从根源上进行整改和规划,高校图书馆也要做好文化扶贫的可行性方案,既要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内的文化资源,让受困群众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又要发挥好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帮助受困群众提供精准的扶贫计划和扶贫方案,才能为推动文化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2.国家文化扶贫方式单一
实际上,国家扶贫大方向从大规模扶贫逐步转型为精准化扶贫,这就意味着精准扶贫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才能增强扶贫的准确性和前沿性。但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文化扶贫的发展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存在着国家文化扶贫方式单一的问题。其实,在文化扶贫的实际过程中,只有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的文化扶贫,才能确保扶贫的精准性。
在精细化扶贫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文化扶贫,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但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方式较为单一,不仅不利于精准化文化扶贫的大规模展开,更不利于为受困群众提供精准的扶贫方案。实际上,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方面必须要有足够的策略,在确保以文化扶贫作为支撑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受困群体进行多元化的扶贫攻坚,才能让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齐头并进,共同改善中国受困群众的发展现状。
所以,针对高校图书馆扶贫方式单一的问题,高校还需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在充分制定好可行性计划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受困群体,施以精准的文化扶贫方式,才能确保高校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
3.文化扶贫形式化
根据笔者的实际研究发现,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方面,虽然实施了某些文化扶贫的具体举措,但是还存在着文化扶贫形式化的问题。文化扶贫形式化,不仅不利于扶贫攻坚战的深度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为受困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精准性。所以,有关文化扶贫形式化的问题,还需要高校图书馆进行合理的整改和规划,在确保文化扶贫形式多元化的前提下,着重发扬文化扶贫的核心内涵,才能保障文化扶贫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1.助力扶贫转型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扶贫攻坚战正在由粗放型扶贫转型为集约型扶贫。实际上,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因素阻碍扶贫的转型发展,但精准扶贫已是大势所趋,不仅能为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做好坚实基础,更能最大程度上改善受困群众的生活状态。在这一转型过渡时期,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可以起到助力扶贫转型的作用。例如,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的工作过程中,可以为受困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帮扶计划、帮扶内容等实质化扶贫工作,为文化扶贫攻坚战的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例如,某地的高校图书馆在周围的农村地区,大力宣传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和信息服务。而部分农民想要在农村创业,却苦于没有信息支持,图书馆开展的这项扶贫工作,恰好能解决农民创业困难的问题。这所高校图书馆不仅给农民创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还能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信息和精确的市场发展前景,再加上党的扶贫政策,这个地区的农村产业开始渐渐活泛,并走向规范化、集成化、量产化。所以,高校图书馆在扶贫工作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不仅可以助力国家发展方针、加速扶贫转型,更能帮助受困群众早日脱贫。
2.传承国家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也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正逐渐走向衰落。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文化振兴的政策方针,就是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才更有益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进步。在精准化扶贫的今天,文化扶贫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不仅能为受困群众提供借阅书籍的便利,还能为提供信息查询、帮扶计划查询、在岗培训等多项扶贫内容。在高校图书馆实施文化扶贫工作之时,可以大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各项活动,既能达到文化帮扶的目的,又能为传承中华文化助一份力。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节点,更是通往未来的发展契机。在传承国家文化方面,既不能墨守成规,死板的将文化进行传递,也不能过度激进,将传统的优秀文化所摒弃。在传承国家文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传统的文化进行不断的创造,不仅要保留传统国家文化的精髓,更要在文化中加入时代的新元素,才能为文化的传承打好坚实的基础。而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创新方面,不仅能最大程度上优化文化传承的方式,更能将文化的创新力度进行优化和革新,这对文化的传承来说至关重要。所以,高校图书馆不但要发挥其图书馆本身的职能,更要延伸其他的职能,才能最大程度上优化传承国家文化的发展脉络。
3.促进集约化扶贫转型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领导认为,文化扶贫的责任应该在于政府职能部门,而高校图书馆仅仅是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从粗放型扶贫转型为集约型扶贫,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将扶贫工作继续推进下去。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教育场所,更是文化扶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地。在文化扶贫的实际推进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必须要为文化传承助一份力,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集约化扶贫转型发展。其实,社会的各个体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高校图书馆如果仅仅为本校师生进行信息服务,最终的发展也只能会受到制约。而高校图书馆如果发挥了服务大众的职能,不仅能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助力,还能促进集约化扶贫转型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加速到来,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信息发展,更能为文化扶贫提供更多的信息保障。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构建云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新型信息的引入,提高图书馆内信息的资源丰富度,同时还可以对馆内图书进行规划和整理,为文化扶贫作出更多的贡献。此外,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也可以充当活动载体的角色。充当活动载体,不仅能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更能转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性质,这不仅是一次性质上的跨越,更是扶贫上的升级与转型。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馆内开展相关活动,既要刺激周边经济体的活跃性,又要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流量,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不仅能发挥巨大的扶贫作用,还可以充当发挥服务体系的实质效用,为受困群众的文化需求作出更多的贡献。虽然在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但只要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校图书馆就一定能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为扶贫攻坚和受困群众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美荣,冯永财.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3):23-26.
[2]尹 莉,刘 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7(1):19-25.
[3]侯雪婷,杨志萍,陆 颖.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战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11):29-36.
[4]黃远英.基层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8,490(20):214-215.
[5]郑明云.县级图书馆如何为精准扶贫及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好务——以巧家县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 30(4):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