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实施对策
2019-09-10徐梦昕
徐梦昕
摘 要:数学是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知识技能,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以体现数学教学的学科特色。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必修科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学习规律等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学习本身对逻辑思维有很高的要求,通过逻辑思维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演绎归纳法、分类法、综合分析法、概括抽象法。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循序渐进,建立逻辑思维培养意识
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汇逻辑思维的培养意识。随着学生的年级变化,思维模式也会随之改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逻辑维发展的黄金期。教师要善抓机遇,提高学生思维的培养效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刚刚学习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基本数学概念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教学生认识“轻、重、大、小、长、短”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出发点,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逻辑的基点。随着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如观察、探究、对比、提炼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运算原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在逻辑思维帮助下,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强大的思维动力,这样才能将逻辑思维意识转化为逻辑思维能力。
二、注重启发,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融合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讲解、课后习题设计、复习预习中都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譬如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仅仅要说出正确答案,而且还要阐述自己的分析思路,能够说出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眼到、心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性。教师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后,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而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反思,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在哪里,通过认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保留经验,在后期学习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在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梳理,进而找出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能够找到更简便、更高效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建立更活跃的逻辑思维框架。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找到“九九乘”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到除0之外的个位数与99相乘,都会有一个鲜明的规律,如3×99=297、4×99=396、5×99=495……在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后,教师可以设计“数字爬梯”游戏,分别计算出其他数字与99相乘的结果。学生们通过游戏探究和知识拓展,发现了“如果是N个9,结果中间就(N-1)个9”这一规律,并举例“999999999×6=5999999994;999999×8=7999992”等。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并寻找其中的数学的知识规律,这就使应用逻辑思维的典型案例。
三、灵活演示,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更侧重于感性思维,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将感性思维基础上融合逻辑思维,从而形成思维梯度,降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短视频、微课件以及实体教具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形象化,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减少学生对抽象思维的抵触性,主动去运用逻辑思维。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安排不同教学步骤,在数学课堂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从而促进逻辑思维的转化作用。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的过程中,无论的计算原理还是计算过程都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数量关系。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圆柱体表面积原理,尤其是三維动画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对比,在圆柱体慢慢展开之后,学生看到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三者再次缓慢组合,又形成了一个圆柱体,这样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一个长方形面积加上两个圆形面积的和。在这样演示性教学中,学生的空间逻辑会更加清晰,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几何想象力。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展开逻辑思维,能够降低思维难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应用能力。
四、加强训练,巩固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系统性、有目的的去训练,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后知识的整合、反思,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反思进一步加深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理解,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增强,不但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规律,同时还能够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促进学生举一反三。例如在“加法交换律”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推理和演绎获得相应的推导结果,譬如两个加数位置交换之后,计算结果不变,这就是数学归纳思维的具体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有意识的应用这一思维模式,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强化逻辑思维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五、关注学生差异,把握好习题难度
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在学习当中存在一定的先天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突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和切适性。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突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避免学生局限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动寻找数学知识中的逻辑关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习题是巩固学生知识记忆、强化学生知识理解的重要内容。通过习题练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学生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能够逐步摸索其中的知识规律,认识到知识的逻辑关系。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知识能力特点,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好习题难度,尤其需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例如教师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和讲解时,可以适当控制讲解速度,引导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启发学生通过既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解题思路,对针对学生提出的既有问题做系统、完善的分析。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找出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误区,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和讲解,从而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解题逻辑,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过程、应用教学辅助工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通过逻辑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温玉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
[2]鲁德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好家长.2018(15)
[3]薛芬.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华少年.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