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作图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19-09-10卢彩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卢彩燕

摘 要:作图教学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但是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实际作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做图不规范、作图能力不强以及缺乏用作图解决问题的习惯的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以促进学生作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图教学 作图兴趣 作图空间 作图训练

作图教学,顾名思义,在小学數学教学中是指教师用作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分析问题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做题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独立通过作图来解决问题还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对作图的兴趣。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探究小学数学作图教学中的策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就要使学生对作图产生兴趣,形成作图意识。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作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课上积极进行引导,该运用作图讲解问题的时候就积极利用,该示范如何作用就积极示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图意识和习惯,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一举两得。

以讲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为例,本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以及特点。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两边平行的四边形,看看同学们能画出多少个图形。有的学生画出了三种,也有的同学画出了五种,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所有两边平行地四边形,让学生进行比对,是不是自己都想想到了所有情况。这时教师可以指着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形状来引入今天的内容。后面讲等腰梯形以及作高时,教师也都要给予引导,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作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作图习惯的培养。

二、教师引导作图,留给学生作图空间

教师在作图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不能是教师在课上一直画,学生在下面看。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只有亲自实践作图,才能真正掌握通过作图来解决问题的逻辑,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作图,培养学生作图分析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作图空间,这样才能促进作图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在引导作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通过作图来解决,有些问题通过作图变的更复杂的话,就不建议通过作图来解答。

以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本小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以测试学生的理解情况,如农民伯伯想计划开辟一块底是120m,高是15m的平行四边形田地,种植玉米。如果每平方米可收玉米0.25千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玉米多少千克?教师在念完题目后,可以告诉学生画出草图会更直观的找出答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作答。此时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引导,根据题目,画出一个底是120m,高是15m的平行四边形草图,利用公式底乘高得出面积,然后在乘以每平方米可收玉米0.25千克,可以得出答案。这虽然是一道基础题,但是学生在刚刚学习新知识后,通过教师引导作图得出答案,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布置作图作业,加强课后训练

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作图的授课不应该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进行拓展训练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课后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作图让学生进行解答。课后作图训练不仅是对课堂作图学习的巩固提高,也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课后积极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动手作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讲解“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为例,本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通过画图法和列表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具体是指:有若干只鸡兔关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这一问题有很多种解法,我们在此主要讲述如何用作图来解决问题。如果用画图法可以这样授课:教师在黑板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通过画草图的形式很简单的就得出了答案,不仅清晰易懂,而且效率极高。在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布置一道作业题,如小汽车和三轮车共11辆,总共有38个轮子,小汽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要求学生找到多种解决方法,并探究哪种方法最简便。通过课后的作图训练,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

总之,从小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可以为以后更深一步进行数学研究打下基础。而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教师的作图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学策略,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从各个层面来提高自己的作图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泉.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关于数学作图方法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2(32).

[2]黎美艳.农 村 小 学 生 数 学 作 图 存 在 问 题 及 对 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1(2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