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9-10张建梅靳静妮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张建梅 靳静妮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到本院治疗的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划分A组(n=43,常规护理模式)和B组(n=44,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针对性治疗时间、急救时间及脑部血流动力学。结果:B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针对性治疗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A组;B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到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路径;血浆黏度;抢救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157-02

急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伴有应激性溃疡,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以往,常规护理模式过于单一,很难达到良好的急诊效果。现如今,急诊护理路径以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逐渐被应用到急性脑卒中治疗中,有效性强。本研究选取病例深入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即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数字盲选方式,划分A组43例和B组44例。A组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51-84岁,平均年龄(67.53±3.29)岁,病理类型:脑梗死22例,脑出血2l例;B组男、女比例23:2l,年龄最小者49岁,年龄最大者82岁,年龄均值(65.52±3.21)岁,病理类型:脑梗死:、脑出血各2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病历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A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心跳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配合急救工作。B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接诊前:预先将平车、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准备齐全,告知相关科室,把急救准备工作落实到位,送患者到急诊室后,第一时间开展抢救工作;②接诊10min内:提前进行预检分诊,开通绿色急救通道,迅速采集病史,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状态进行评估,结束上述操作后,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③接诊20min内: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血糖、凝血常规、急诊生化八项,监测心电图、颅脑CT,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④接诊30min内:把颅脑CT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将治疗方案确定下来。倘若检查出颅脑缺血性病变,在1h内,询问患者家属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倘若未进行该项治疗,把患者转至神经科。反之,则告知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送至神经内科进行溶栓治疗。检查结果为颅脑出血性病变,第一时间转移至神经科治疗。

1.3观察指标①记录患者接诊至确诊、确诊至针对性治疗、急救时间。②脑部血流动力学: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g·L)。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通过(n,%)和(x±s)表示,各自以t、x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提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针对性治疗时间、急救时间比较B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针对性治疗时间、急救时间均比A组短。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脑部血流动力学比较经治疗,B组血浆黏度(1.42±0.14)mPa·s、红细胞压积(39.15±5.32)%、纤维蛋白原(32.04±8.17)g·L-1明显比A组的血浆黏度(2.53±0.28)mPa·s、红细胞压积(45.12±4.44)%、纤维蛋白原(42.75±10.43)g·L低。比较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f=23.467,5.676,5.339,P=0.000)。

3讨论

急性脑卒中发病特点决定了该病最佳治疗期在发病后6h内,该过程中,分别将早期溶栓治疗和颅脑内血肿清除时间控制在發病后3-6h和5-7h。因而,临床上,抢救及时与否直接关乎急性脑卒中能否得到有效治疗。现如今,我国CT、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技术在医学领域普及度非常高,在短时间内,便可开展脑卒中抢救工作,无论致残率,还是死亡率均明显降低,期间,对护理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虽说,常规护理有效性强,但其缺乏预见性,护理效率低,各项护理工作之间衔接不够,以至于很难达到理想的抢救效果。

近年,急诊护理路径逐渐被应用到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分别在接诊前、接诊10min内、接诊20min内、接诊30min内,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各类急诊设备、药品的齐全性,使预检分诊、急诊生化八项、颅脑CT、磁共振成像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快速把患者的临床病变情况确定下来,给予针对性治疗,临床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结果显示,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之后,B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确诊至针对性治疗、急救时间均比A组短;B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比A组低。两组之间数据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急诊护理路径有效性强,使患者的急救时间明显缩短,其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究其原因,接诊之前,护理人员已将各类抢救药物、器械等准备齐全,确保急救工作快速开展,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急诊抢救时间。绿色通道的开通,将挂号流程移至急诊抢救之后,为患者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依据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情况,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急诊时间的同时,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说明该护理方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然而,本次研究中的病例资料有限,以至于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后续将搜集更多病例资料,再次开展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为该护理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急性脑卒中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
通络熄风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