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微:“微风”吹开脱贫花
2019-09-10向民贵谢宏丽刘纯余
向民贵 谢宏丽 刘纯余
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之一的王德微,以村为家帮民富,带着孩子婆婆在一线扶贫的事迹感人至深。当我们来采访时,王德微在离村部不远的公路上跟正在打扫卫生的阿姨访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王德微,高高的个子,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2007年她从白山黑水的吉林到了武陵山下的泸溪县广播电视台,任新闻主播。2018年初,年轻干部下村锻炼扶贫政策一出台,王德微心中纠结,父母不在身边,丈夫远在宁乡,看着11个月大的儿子在怀里嗷嗷待哺,去还是不去?给在扶贫一线的丈夫打了一通电话后,她牢记初心使命,主动请缨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初入村,岗位大转变,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王德微便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村情,与村干部群众共同谋划脱贫致富大计,不到半月时间就踏遍了全村的山山水水。
在走访中,面对当地的方言,王德微一时陷入了困境,语言障碍成了走访路上的拦路虎。独自走访时,和村民的对话要边听边猜,反复多次解释才能明白。走访不分白天和黑夜,晚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在村间小路上,敲开一扇扇亮灯的房门,话一把家常,回到家已是深夜。
王德微说“驻村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孩子在异地,一心挂两头,不便我聚精会神搞好扶贫工作”,于是她毅然决定带着婆婆、孩子一起来驻村扶贫。为了能尽快和村民顺畅交流,她每天找村民聊天,久而久之,她能听懂村民们说话了,村民们有什么也乐意来找她反映需求。每天工作到深夜回到村宿舍的她,看着婆婆带着儿子安详入睡,满心愧疚,盖好被子,继续整理走访内容......
今年69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东儿,一家3口,丈夫患有肺结核,儿子40多岁长年在外还未成家。王德微平时有空便去看看郑东儿老两口,帮着打扫卫生、生火做饭、拉拉家常,鼓励她自主脱贫。郑东儿也经常来到村部楼找她谈脱贫事。在王德微帮助下,郑东儿勤快起来,精神也越来越好。王德微与村里商量,把郑东儿安排做主街道保洁员。郑东儿接到通知高兴说:“我保证把地扫得干干净净,你们就看着吧!”
郑东儿说到做到,每天早早起来就在公路打扫,不论刮风下雨,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公路干净整洁。小日子逐渐好起来了,她逢人便夸工作队好、小王好。
王建好、王治家、王伟曾在南京务工,3人有一定积蓄和见识。王德微多次邀请,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在王德微的帮助下,3人合伙投资50万元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去年产值达110万元,带领20多名贫困村民在家门口致富摘帽脱贫。
今年54岁的王尚铁手脚不灵便,想发展产业却没有资金。王德微知道后,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发展养鸡产业,养鸡达500余只,年收入达5万余元。从未见有女子出入的家庭,今年夏天来了“女主人”,一举实现了脱贫又“脱单”。
“德微心细能干,为村民办了数不清的实事。”村支书邓九妹说。去年,长坪村椪柑一度滞销,熟悉互联网的王德微及时出手,在网上发出求助信并附上购买链接,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下单购买,滞销难题迎刃而解,果农交口称赞。
临近中午,王德微说婆婆这两天身体不好,这个空档得回去给婆婆做饭。大家说,去食堂带点送去。王德微带着饭菜走到宿舍,婆婆正在炒菜,2岁半的儿子飞奔而来抱往了她,享受着难得的母亲的怀抱。说到孩子,初为人母的王德微满满地愧疚和担心,孩子半夜生病,不能给他好的看病环境。环看小小的宿舍,布置得很温馨,家电俱全,整个家都在这里了。房间的一个小角是孩子游乐区,瞬间笑容滿面,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
这时,手机响起,王德微接完电话便往村部楼赶,孩子追赶抱住她道“妈妈,妈妈.....”婆婆闻声赶来,抱起孩子说:“宝宝乖,妈妈不走,妈妈不走......”王德微挥挥手,虽有不舍,但眼神坚定,加快了脚步。
八分耕耘,十分收获。在省州县的帮扶下,长坪村产业脱贫风生水起,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路攀升,170户619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1.2%下降到2018年底1.3%,被评为全省扶贫先进村。
初心使命在大山扶贫战场闪光,眼下,王德微依旧脱贫不脱帮扶,携手村民同向奔跑在脱贫致富的小康大道上。(据泸溪县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