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剧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帮助

2019-09-10柯美玲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3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多元智能英语

【摘要】本论文从目前戏剧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使用情况出发,介绍了戏剧教学的背景,探讨了戏剧教学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从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权,到多元智能理论下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学习能力,再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剖析了戏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戏剧教学;英语;多元智能

【作者简介】柯美玲(1991.09-),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常州外国语学校,中共党员,大学本科。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外国语学校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戏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现在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和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我们实际的课堂中,依旧充满大量地背记、句式操练、假情景等,忽视了英语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导致学生对课堂代入感不强。此外,长时间静态学习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注意力下降。

笔者近期参加江苏省雏雁培育项目,前往加拿大学习培训,感受当地实际英语教学等,发现当地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利用戏剧形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显著。因此,笔者尝试借鉴戏剧教学的方式改善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让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实用。

一、戏剧教学的背景

戏剧是指利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来叙事的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戏剧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表现力和情景感。因此,在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了将戏剧融入教学的想法,他提出了两个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随后教育戏剧这一概念逐渐形成。目前,在教学中借助戏剧教学手段已经在欧美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广泛使用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借助戏剧教学法,可以让打破目前的静态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自身的情景,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戏剧表演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英语语言情景,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彭雪,2017)。

二、戏剧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1.戏剧教学将课堂主导交给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一言堂已经成为过去式。教师角色需要从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现在的引导者。通过戏剧教学的手段,教师将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呈现,提高课堂活动参与度。

在戏剧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戏剧准备、 设计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审美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李舫 2016)。 戏剧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在戏剧创设中,学生可以活动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语言交际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2.戏剧教学关注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学习能力。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 (Verbal/Linguistic);2.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 (Visual/Spatial);4.身体-运动 (Bodily/Kinesth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 (Naturalist)。这项理论的提出为当前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关注智能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刘哲君,2012)。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可以被分类成不同的学习类型,比如视觉类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触觉型学习者、动觉型学习者等等。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大多数更加有利于视觉和听觉型学习者,往往忽略其他学习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戏剧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兼顾各种学习类型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比如在戏剧剧本的准备和设计环节,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创作剧本,设计情节。在语言和人际智能方面较为擅长的学生则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在戏剧的表演、呈现过程中,有音乐和表演天赋的学生则可以发挥所长。

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应仅仅关注课本知识的讲授,应更多地尊重并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类型,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我们的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增加课堂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戏剧教学帮助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英语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语言点、语法学习,应该有更加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在真实情景中使用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我们课本为了兼顾语言知识和语法的学习,课文的情景有时不够真实,不够有吸引力。很多学生往往只会“背课文”,在真实英语对话中,常常会不知道说什么。比如面对“How are you?”的提问,大多数学生下意识的会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如果提问变成“How is everything going today?”,学生们常常会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回答。

戏剧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戏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剧本,了解故事,创设情节,设计对话等。戏剧中的对话和课本上较为正式的对话不一样,更加随意,会运用大量的口语表达或者是俚语。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戏剧的文化背景,学习一些俚语背后的文化含义。比如笔者曾组织学生排演经典美剧《老友记》(Friends)的部分场景,其中有一句台词是“once in a blue moon”。没有语境的环境下,学生会翻译成某次蓝月亮,但是放在戏剧的语境中,学生认为这种翻译是不恰当的。在结合上下文和翻阅材料后,学生们认为应该翻译为“极为罕见的”更为恰当。

单一的课本教学无法促进学生深入的了解外国文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局限在课文对话中。通过英语戏剧的学习和表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学对真实情景中的语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课堂早已不是教师个人的展现舞台,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导。脱离现实的情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抑制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和兴趣。凭借戏剧教学的手段,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形式,为不同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提高。

不过目前戏剧教学在我国的运用并不广泛,很多教师仍旧把戏剧教学等同于角色扮演等,弱化了戏剧的情景性和互动性。我们仍需继续探索如何将戏剧教学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增加表现形式,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美]霍華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刘哲君.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翁钦露.论戏剧编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彭雪.戏剧编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师道·教研,2017 (10):140.

[6]刘明媛,李亚军.英语戏剧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10):137-138.

[7]郝静,李进忠.戏剧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初探[J].教师天地,2007(4): 67-69.

[8]徐俊.教育戏剧的定义:“教育戏剧学”的概念基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6):31-37.

[9]李舫.天使永在人间[J].国家人文历史,2016(13):94-95.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多元智能英语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的应用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入乎剧境 精于体悟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