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育与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

2019-09-10邱翔翔

关键词:相辅相成内在逻辑德育

邱翔翔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非常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从九年义务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阶段都设有相关课程。然而,我国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礼育课程是相对较少的,一般在其他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缺乏系统有效的礼仪教育。本文通过对我国礼育和德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现状的分析,尝试阐述礼育与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为礼育和德育的具体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思考。本研究认为应明确礼育和德育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区别的内在联系,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化作用的同时,也同样充分利用好礼育的外化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提升青少年的礼仪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德性的养成。

关键词:礼育;德育;内在逻辑;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2-0119-05

一、礼育和德育的内涵及基本现状

(一)礼育的内涵

“礼育”顾名思义是指礼的教育,它包括了对礼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就是礼义、礼仪的学习、传播、创新。礼义是指礼的内在精神,包括礼的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历史,具体而言其包括一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仪是礼义的外化及其表现形式即礼节仪式,礼仪和礼义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真切理解礼的内在精神,在实施礼仪的过程中才能做到适度、和谐、恰当;与此同时,礼仪的实施必须以内心真诚的对礼义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否则仅有繁锁的礼仪而心无敬意同样是虚伪的作做。我国自称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尚礼,礼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地位。早在春秋时代的管仲就把礼、义、廉、耻称之为国之四维;《礼记曲礼》中也提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见礼仪大至对国家和社会小至于个人的安身立命都极为重要。“礼”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他的内容既有阶级性的一面,又有超阶级性的一面;既有时代性的一面,又有超时代性的一面;既有社会性的一面,又有民族性的一面。在我国,传统的礼仪是在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因此必然具有阶级社会的烙印,有着它不合理的一面,诸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三从四德”等不符合新时代的内容。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意义的‘礼’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体之间表示互相尊重、敬意、友善和情感的行为规范和仪式程序等的总和,是禮貌、礼节等的统一体”[1]。本文讲的礼育是与封建社会的“礼教”相区别的,它是指符合新时代精神内涵的,对传统礼义精神等进行了批判与继承基础上的“礼”的教育。

(二)德育的内涵

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道’与‘德’的总称,一方面是指正道、道义;另一方面是指品德,即个人通过人际交往、接受教育及自我修炼等方式使自己的精神属性获得了一种良好品质,如仁爱、智慧勇敢等……”[2]可见德育也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道义和规则的教化,另一方面是德性的熏陶。道德教育最终目的的达成不在于令受教育者悉知且明白道德规范的含义,而在于促使受教育者把道义和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德性。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又非一朝一夕之功,需长时间的影响和执行。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本文中所指之德育主要指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在我国,德育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

(三)我国学校礼育和德育的基本状况

我国对德育非常重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德育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各个教育阶段几乎都设有相关必修课程。小学阶段为思想品德教育,具体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德育课程为综合课程,高中阶段采取模块设置的形式,力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阶段,本科期间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分别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两门面向所有在读研究生的公共政治课程,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应当讲,我国的德育自成体系,覆盖了各个教育阶段,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总体而言我国德育正处在不断规范发展之中。相比之下,我国的礼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义务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阶段涉及到礼的教育的部分并不多,且鲜有单独设置的必修课程。此外,在礼育中出现了偏重理论学习、知识教化的现象,对青少年学生实际礼仪行为的关注较少。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礼仪之邦之风彩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青少年及社会其他群体中“无礼”的现象时有出现。类似“有德无礼”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有德不一定有礼,“好心亦可以办坏事”;有礼不一定有德,“有礼有节亦可能道貌岸然”。出现以上各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礼育和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不够明晰,没有处理好礼育与德育的关系,在实践中没有充分利用好两者间的密切联系。

二、礼育与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

在分析和总结礼育和德育的内涵及当前我国礼育与德育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上文揭示了当今我国礼育和德育实践存在的不足之处。下文将尝试分析和阐述礼育和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为礼育和德育的具体实践提出可供借鉴的理论思考。在阐述礼育和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之前,厘清“礼”和“道德”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礼”和“道德”的关系

“礼”和“道德”是礼育和道德教育两种教育实践的实质内容,厘清“礼”和“道德”的关系是尝试分析和阐述礼育和德育关系的必要前提,本研究认为“礼”和“道德”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现实关系。

1.“礼”是“德”的表达方式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无时不刻不处在社会交往之中,个人长期处在与他人的和社会相隔绝的境地是难以想象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之中不断形成一定的礼义和礼仪,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更变。但不变的是,在任何时代都有供不同社会角色相互交往而行使的礼仪规范,这些礼仪规范供人们在待人接物时表达其不同的情感。因此,一般而言,“礼”即是个体内在德性的表达。有观点认为,现实生活中不缺乏道貌岸然、装腔作势、两面三刀等现象的存在,“礼”在此处只是一种表面的作做,并不能表现出个体真正的德性,这种观点不无道理。然而,假使认为一个人具有良好道德情操,仁、义、智、信都具备但却缺乏恰当的待人接物的礼仪,也是令人难以信服的。“礼”是个人德性的外化,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个人在交往时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礼仪风范,人们必定是在评判个人的礼仪是否恰当、中肯的基础上来对个人的品行进行评价。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大意是认为,人们只注重自己的质朴品质,而不注重礼节礼仪,势必显得粗野;如果只注重礼节,又不注重品格地质朴,也会显得虚伪浮华。只有在修养上既注重礼节又注重品格质朴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有教养的君子。孔子这句话深刻展现了“礼”和“德”这对矛盾的辩证关系。礼是德的表达方式,礼只有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个人的德性,才算完满。上文也提到,道德教育最终目的的达成不在于令受教育者悉知且明白道德规范的含义,而在于促使受教育者把道义和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即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体现出来的高素养。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相互尊敬、秩序井然、运行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中,希望自身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得到相应的尊重,而这都需要一定礼仪的表达。在国家与国家的外交当中,此理亦然。一个国家展现出的礼仪风度亦是他国对此国家国民德性、国家风度评价的重要窗口。不同的礼仪规格表现出不同级别的外交,也代表对外交对象不同程度的重视和尊敬,或许国际间一个礼节上的失误就能导致国家外交出现一定的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礼仪素养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开化的程度,一个高素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大体亦是一个国民彬彬有礼,社会井然有序的国家和民族,礼仪素养充分表达了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德性。因此,一言以蔽之,“礼”是“德”的表达方式,美好的德性必须由恰当的、中肯的礼仪来表达和展现。

2.礼是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

从上文可知,道,也即指正道,即人类活动应该遵循的、可以被评价为正义的、正当的行为规范,也是人类的价值判断标准。而礼也是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因此礼也是道的内容,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也应当有相应的礼节,否则社会秩序就将混乱不堪。孔子是我国著名的礼仪专家,孔子即特别强调礼仪的重要性,从大的方向看,他把“礼”看作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他提出“上好禮,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同时对人民也要“齐之以礼”(《为政》),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有序的治理,他把周朝的衰败的部分原因归结为“礼崩乐坏”,可见“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从个人方面而言,孔子把“礼”看作立身的根本,关系到个人事业的成败。他认为“无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这是古人对礼的看法,虽然孔子代表的是奴隶制社会的“礼”制观点,但至今依然今后人受益匪浅。

“礼”在当代社会中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人口总量大,社会平均资源有限,这需要每个人懂得“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程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陌生人我们也应当表现出礼节,谦让恭敬,这样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在一个家庭中注意长幼尊卑的礼节,不同的角色做好不同角色的礼节,家庭才能井然有序。否则父不父,子不子,家庭定然不和谐。在现代学校中,我们也应当遵循“礼”之道,对师长,对同学亦应当有礼有节,恭敬文雅,而不是任由个性发展,恣意妄为,罔顾师生同学之间的社交规范,致使矛盾丛生。因此,在此程度上“礼”也是“道”,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规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文明的标志。两者的内涵既有一定的区别又密切联系,甚至某些方面有所重合。

3.礼是德:守礼作为德性

上文定义中可知,德,是指德性,或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理智德性,二是伦理德性。德性或道德品质,就是围绕正道的正当性规则而体现出来的情感、认知、意志的完善状况,如智、仁、勇等。我们通常讲的四维八德之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狭义的礼,是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的礼包括合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切于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等[3]。从礼和德的定义来看二者是密切而不可分的,礼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都应当是合于德性要求的,礼与德相互交融,礼在一定程度亦是德,守礼作为德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礼节和礼仪都是合乎个人德性,与个人德性相通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恰当的礼节处处表现着德性,比如在升旗仪式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做到庄严肃静、注目,不侮辱国歌国旗;爱护祖国的每一点资源,保护每一片环境,都表现着忠于祖国和民族的德性;对父母恭敬,不恶意违背父母意愿,对师长恭敬谦让就表现出“孝顺”的德性;待人温文尔雅,与人发生摩擦时以德报怨、以理服人,而并非破口大骂、以暴制暴,对待动物和身边的小生命都抱有怜悯之心这即表现了仁爱的德性;生活中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言一行,视、听、言、动都以“礼”为准绳,这都表现了讲信义、知廉耻的美好德性。

(二)礼育和德育的关系

1.礼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礼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经上文论证可知,道德分为“道”和“德”。道,指正道,即人类活动应该遵循的、可以被评价为正义的、正当的行为规则,也是人类的价值判断标准。德,是指德性,或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理智德性,二是伦理德性[4]。理智德性是指人类认知品质,是人类知性或认知结构的完善程度;伦理德性是指人类的价值观的完善程度,它包括价值观认知、价值观情感、以及将价值观付诸实践行动的意志力,伦理德性最终体现为人的行为之中。因此,道德,就是指人类行为应该遵循的正当性规则,以及人类关于这些规则的情感、认知以及行动意志的完善状况。其中人类行为应该遵循的正当性规则中就包括人类的行为目的、行为产生的相互关系以及行为方式分别产生的三种行为规则,所有行为都在三种规则的规范之下,他们分别是:科学规则,它来自于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人类依据于客观规律,科学设计行为,从而生产和增加自由;价值规则,它来自于人类对于价值标准的认定,人类依据价值标准,判断行为的正当性,评价行为是否正义、是否是善的,用来衡量自由的分配、交换关系是否公正;礼节规则,它来自于人类对于交往关系中言行举止文明程度的设定,用来衡量人类行为的低俗程度或高雅程度,礼节一方面表现为程序性的礼仪,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言行方式所遵循的高雅标准。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方式的规定、评价与导引。在此程度而言,礼节规则是道德中三个规则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不可能撇开礼的教育。由此,德育亦无法忽视礼育的重要性,礼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其中的“礼”的教育。

2.礼育是德育的“强化剂”

德育归根揭底是人的教育,是关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实践活动。但这种教育活动又具有其特殊性和艰巨性。其特殊性和艰巨性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人是极其复杂的高级动物,是自由自觉的存在物,人的精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其思想规律也是难以捕捉的。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即使理解道德规则,掌握了道德规则的方方面面,并且也明白美好德性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其也不一定会遵循道德规范,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这即是常说的“知‘道’而不行‘道’”。其二是道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并非简单的知识性内容,它是特殊的实践性规范,受个人实践理性的左右,实践性规范的习得并不代表教育目标的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令受教育者认可教育的内容并最终转化为其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现实活动。面对以上德育所展现出的特殊性和艰巨性,礼育的强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育的成效。例如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辅之于符合一定社会道德需要的礼仪教育内容,在对其进行礼义、礼仪的教育和强化中使其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仪式感”,重视仪式的外化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令青少年认可其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内容,最终增强德育的效果,实现德育正强化。因此,一定程度上礼育是德育的“强化剂”。

3.德育是礼育的内在“灵魂”

礼育成效的检验最终也同样必须落实到受教育者的现实行为当中,即受教育者的行为举止及待人接物的表现。但上文提到,具有规范的礼仪、相对完善的举止也并不能表明个人就一定具有高尚的情操与美好的德性。因为人是极其复杂的类存在物,具有一定的伪装能力。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同样可以表面上表现地举止得体,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其实际的情感和态度与其表面行动所欲表现出的礼义和礼仪可以截然相反,若如此,礼仪教育就失去了其意义,培养出了伪善的受教育者。因此,真正的具有高礼仪素养的人也必定应是具有高尚的情操,言行一致、“思行一致”的人。在此程度上,德育就是礼育的内在“灵魂”,成功的德育是成功的礼育的内在基础。因此必须以扎实的德育作为礼育的“灵魂”前提,填充礼育的内容,警防礼育的空洞。

三、总结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礼育和德育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礼是德的表达方式;礼是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礼也是德,尊守礼作为我们的德性的外化。因而,礼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的内涵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礼育是德育的“强化剂”,可以增强德育的效果;德育是礼育的内在“灵魂”,以预防礼育的空洞。总之,礼育和德育有其既定的区别,但在现实实践中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当明晰礼育的重要性,善于利用礼育的“仪式感”和外强化作用,营造德育氛围,提升德育效果。同时,在进行礼育的过程中也应加强德育,明确礼仪中所表达的道德内涵,预防礼育成为空洞的仪式和说教。礼育和德育关系的内在逻辑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在现实中处理好礼育和德育的关系亦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2]魏则胜.教师职业道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321,3.

[3]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7-28.

[5]彭林著.中華传统礼仪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6]赖换初.儒家礼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求索,2004(02):103-106.

[7]李清湘.礼育:高校德育的新课题[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8][12]张厚军.发掘传统礼育思想的内涵,提高高校德育的成效[J].教育探索,2009(12):99-100.

[9]李清湘.高校实施礼育的意义与途径探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08):74-76.

[10]杜鹃.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德育负载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11]刘静.中华传统礼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6(15):92-93.

[13]王哲峰.在实践中以礼育德 以德育人[J].中等职业教育,2004(12):24-25.

责任编辑  韩谦

猜你喜欢

相辅相成内在逻辑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
探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