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
2019-09-10付云龙
付云龙
【摘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才能够将语文课本上的语文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语文思维策略 深度广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52-01
语文思维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把控能力。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思维的培养给以了高度的重视。如果不重视语文思维的培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只能是一些字词的片段,而对如何运用语文知识无法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思维的培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语文思维的特点
(一)交流性
语文是一门注重交流的学科,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语文交流方面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交流的兴趣,并且为学生打造语文交流的空间,使学生有交流锻炼的机会。学生在语文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并且从多方面对语文能力进行探讨,提高了自身的语文水平。
(二)广泛性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所包含的面是无穷无尽的。就语文本身而言,语文的广泛性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的广泛性表现在丰富的想象力和渊博的知识上,可以上天入地、无拘无束。语文思维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语文思维是变幻无穷的。语文包含了世间的万物,通过语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世间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并且通过这种不同思维之间的碰撞,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渗透性
语文思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语文思维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的教学,而是靠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感染形成的。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在学习中受语文的不断影响,逐渐形成了带有自身特点的语文思维,领悟到语文带来的美感,无论是文学上的美,意境上的美,都对形成学生的语文思维有重要作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教师要有培养语文思维的意识,坚持主动积极的态度
高中是学生学习最为繁忙的阶段之一,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要求更高,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老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老师应该首先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培养,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精心设计语文课堂的内容,在课堂上充分渗透语文思维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第二,老师对语文思维教学要有充分的积极性,把语文思维的教学放在心上,自身表现出对语文思维学习的重视,学生才能够真正对语文思维的培养重视起来。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知识方面的培养,营造一个语文学习的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柴米油盐,无一不用到语文知识。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感受语文思维的博大和广阔,带领学生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遨游,带领学生游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璀璨岁月,带领学生领略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扩展,例如在学习《将进酒》这首诗的过程中,老师从中引出对李白这个人物的讲解,从而引出学生对李白其他诗篇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们朗读李白的其他诗篇,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白头吟》等,加深对李白的理解和认知。一些高中多媒体设备不够齐全,老师可以事先将这些拓展资料打印下来整理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余,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
(三)挖掘學生语文思维之深度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不能够浅尝辄止,否则无法学会语文的精髓。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就是蜻蜓点水,无法涉及语文的深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刻意引导学生透过语文课文的表现看到本质,深挖语文的深层含义,从而加深对语文的理解。例如在讲《道士塔》这一课的时候,从表面上看,我国文物的悲剧是由于王道士的愚昧无知造成的,但是经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了解到道士塔的悲剧不是一个人造成的,而是清政府的软弱、腐败、无能,是整个民族的悲哀,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四)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知兴趣
语文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才能够投入其中,进行学习。语文老师要摈弃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充满护理的课堂,把语文教学同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例如可以使用探究性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在讲《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可以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一些疑惑:为什么在描写王熙凤时首先描写的是她那独特的笑声?为什么贾宝玉称自己好像见过林黛玉?
三、总结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思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而且要充分重视对语文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创新意识和认知能力,打破学生学习语文的瓶颈,实现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思维的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能够灵活穿梭于语文的世界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杨丽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40-240.
[2]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