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辅助文“相关链接” 提升学生问题意识
2019-09-10麦金兰
麦金兰
【摘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选取的生活情景里,学生思考、研究情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新修订的辅助文“相关链接”丰富了有关经验和感性的材料,提供了鲜活的生活情景,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善用辅助文“相关链接”,有利于展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助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笔者在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教材新修订的辅助文“相关链接”进行了“启动问题链”和“建构思维导图”的尝试。典型而生活化案例情境的“相关链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展示学科思维与技能,领会了学科独特魅力价值。针对新教材增加的时政热点知识而设计的辅助 “相关链接”,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准备,有利于学生主动知识建构,有效迁移应用,提升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辅助文 相关链接 學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45-02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在政治学科教学的生活情景中,不是简单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解决,而是强调在思考、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综合性品质。从理论上看,由于核心素养代表学生的软实力,可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学生发现问题和构建问题的能力来进行考察。可见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切实际的。
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助推学科核心素养又该从何入手呢?表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证据,来自学科内容的“使用”,更要看运用学科内容的过程。故在经济生活二轮复习中尝试从调用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辅助文“相关链接”入手。辅助文本就旨在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切实解决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自然而然提升到抽象原理、概念的高度,进而完善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辅助文的“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表述,特别教材新修订的“相关链接”做到了与时俱进,丰富有关经验和感性的材料,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善用辅助文中的“相关链接”,既能检验一轮复习考点掌握情况,便于开展热点考点的专题化复习,又能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助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本人在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新教材新修订的辅助文“相关链接”进行了“启动问题链”和“建构思维导图”的尝试。
一、启动问题链,一石激起千层浪
诗人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典型而生活化案例情境的“相关链接”最容易激发思维碰撞,大可就地取材,为我所用。如最新版经济生活教材p7“相关链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依托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涌现出各种新的支付方式,如刷卡机刷卡、手机扫描支付、银行柜员机转账支付等。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便捷地完成结算业务,纸币使用明显减少。”就此“相关链接”,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提出补充问题,再以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正因为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教学实践教学中很快形成了以下问题链: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有何优点?有人说数字货币的优势已让我们进入无现金时代,你怎么看?支付数字货币使用的“移动支付”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和金融风险,可以怎么解决呢?
在认识类的问题上:“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有何优点?”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学科基础知识调用开始了“头脑风暴”。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优势明显,有学生从发行角度讲能节省发行、流通带来的成本;也有学生从支付结算的角度说提高了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还有从数字货币的透明度来看的,央行可准确追踪数字货币流向,对货币交易安全也有保障。
在分析类的问题上:“有人说数字货币的优势已让我们进入无现金时代,你怎么看?”针对问题,学生展开思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有不同意见的,知识越辩越明,最后达成统一认识。大家认识到数字货币的出现是纸币被替代成为可能。数字货币不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仍然可以表现商品价值,其发行必须受货币发行规律的制约,属于法定货币。虽然数字货币的发行方式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但是纸币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由于中国人口太多、体量太大,发行数字货币的时间表依然没有确定。因此预测,数字货币和现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并行、逐步替代的关系。到数字货币时代真正到来时,人们身上带的现金会越来越少,旅行越来越安全,扶贫越来越精准,腐败越来越难以遁形,而小偷也越来越难当。
在解决类的问题上:“支付数字货币使用的“移动支付”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和金融风险,可以怎么解决呢?”。学生筹谋划策,集思广益。学生能针对主题综合调用知识为移动支付保驾护航,如加快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提升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运用行政、法律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强监管,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和金融安全管理等。
可见,由“相关链接”引发的问题链引导下,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注重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善用相关连接,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展示出学科思维与技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建构思维导图,实现深度学习
教材新增了“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知识,一起增加的还有辅助文的“相关链接”,挖掘此辅助文“相关链接”的内涵,对提升新知识的认知有重大意义,可诱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迁移应用,提升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经济生活教材修改的“相关链接”p92如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使供给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深挖此“相关链接”学生将清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可以认识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但要求教师利用具体情境,细化问题并追问思维过程,带领学生合作探究。
启用教材修改的辅助文情境:“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高端制造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但国内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这些美好生活的需要,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质量服务需求转向海外市场。”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学实践中不失时机的追问学生“供给是属于生产端,有效供给仅仅属于生产端吗?”意在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最后要求小组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自主构建成果。
有生活情景的直观体验,经教师点拨、学生钻研后,不难根据“相关链接”提示的“满足需求”和“解放生产力”,进而捉住“供需对接”与“提质增效”两个关键点,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完善并形成观点,展示时呈现了清晰的思路、导图与关键词。关于满足需求的意义:①总的来看,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②具体来看,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扩大中高端和有效供给,可以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中高层的需求;关于促进生产的意义:①从当前看,通过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创造新供给,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②从长远看,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关于“怎么办”对应的具体举措的思维方式亦然:①从需求端思考,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②从生产端入手,重點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有效供给的质量。期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时,展示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建议类提问中想到“从主体出发”,企业和政府齐发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思维面得以拓宽,形成主体性认知的提升,结合政府助力实体经济相关举措,也是助力供给侧改革的举措。政府方面,减税降费降企业税收负担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融资成本;政府激励鼓励创新,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企业方面,必须提质增效,要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到了最后教师再特别补充与提升,在自己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能迅速理解教师的补充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可见整个过程中,学生整合联系、主动建构、深度思辨,不但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对之前很多的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得益于“相关链接”的潜在提示,更得益于老师与同学一起经历了知识发生过程。教师善于结合“相关链接”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锻炼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总的来说,辅助文的相关链接能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提问的平台,我们应做一个有心人,尝试剖析其内涵和特征,明确其功能定位,借助这个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钻研探究,营造其独立思考、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课题编号:GDXKT7753
[ 参 考 文 献 ]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2]崔潇.《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探究》.
[3]宋丽娜.《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辅助文的类型分析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陈红霞.《经济生活》教材中辅助文的教学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