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个性化对策探讨
2019-09-10程国清
程国清
【摘要】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部分学生难过的一关,文言文晦涩难懂,让习惯使用现代汉语的学生学习古代人的语言实属不易,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文言文教学是教师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关,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将高中文言文个性化教学放在教育的重点攻克环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将文言文的魅力散发出来,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并能够读好用好文言文。
【关键词】 文言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39-0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古代文化最深刻的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对于高中生来说,学好文言文不只是为了成绩,更重要的是其作为当代新青年,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文言文,将古代人留下来的智慧继承下去。在目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仍存在着古板呆滞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改变教学方式,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薄弱。文言文是古代文人智慧的结晶,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文言文在字、意和句式上都跟现在学生接触的文字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常感到力不从心,难以理解其中奥妙。当下,学生学习文言文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就导致其只是理解了文言文表面的内容,很难做到活用知识点,从而学习进度缓慢,综合成绩不理想。
其次,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在上文中提到,文言文是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比现在的现代文来说,过于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或者学生循規蹈矩的按照教师板书上写的照抄在自己的课本上。这样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学生会认为文言文学习枯燥无聊,渐渐地就会放弃对文言文的学习,再这样下去,将会产生恶性循环,学生就会厌恶文言文的学习。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个性化对策探讨
(一)挑选文言文中典型的美文,培养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浩如烟海,这其中美文众多,教师可以从中挑选典型的美文,让学生欣赏,借用这些美文培养起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乐在其中。例如,教师可以把《师说》这篇文章用来让学生欣赏,在刚开始讲解时,教师可以用有意思的导入: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大家知道这讲的是哪篇文章吗?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韩愈所写的的《师说》。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老师的职责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何择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同时作者感慨发端,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研究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找到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实词的学习,所以对高中生来说,实词的积累量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的实词最难学的就是一词多义,所以教师要把一词多义的规律教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辞”一字,第一个意思是推辞、拒绝,“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着推辞着就得告别了,于是第二个意思是告辞、告别,“停数日,辞去。”告别又有一种推脱的意思,所以第三个意思是推脱,“不辞劳苦。”推脱为何?第四个意思是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碍于颜面,既然推脱了,肯定得道个歉,因此第六个意思是辞谢、婉言道歉,“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每一个意思都进行关联,就好像是在讲一个趣味小故事一样,在故事中记住了所有的意思,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法会更加容易接受,也会觉得十分有趣,在之后的文言文一词多义学习中也能够举一反三,抓住文言文学习的趣味,从而更加有趣生动的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高中文言文课堂中,大多数语文教师会采用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会在自己的书本上做好注释,教师讲解完会让学生在课下自行进行记忆,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学习过的词语只需将之前背诵的内容套用上即可。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缺乏欣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效果极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例如,教师可以用《荆轲刺秦王》作为一个论题,让学生们针对此篇文章进行论证和讨论,鼓励学生观点要有新意,用自己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拒绝形式主义,将文言文深入个性化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部分高中已经把文言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中关键的一环,这些高中采取了一些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还有部分高中知识流于形式,鼓弄形式主义,并没有将改革重点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找回课堂主动性,响应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将文言文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课堂的实效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达到更高的目标,从而促进个性化教学的高效、和谐、快速发展。
结束语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高中的文言文看起来很难理解和学习,可是只要学生找到了个性化的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乐趣中进行学习,相信可以很轻松的掌握文言文的规律。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文言文,不应带着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观念,而应该是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让学生具备文言文的独特鉴赏能力,古代文学需要当代新青年去学习,去欣赏,而不是一味的为了考试而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罗东荣.论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南北桥,2019,(8):56.
[2]张启博.高中语文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29):70.
[3]詹婕,杨建华.浅析高中文言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2019,(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