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学生有效订正数学作业策略研究
2019-09-10彭继飞
彭继飞
【摘要】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教师如何开展高中生数学错题订正活动,以及提升活动的有效性,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订正,能够有助于学生在“自我否定、发现问题、深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增强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对教师引导高中学生订正数学作业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中学生 数学作业 订正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38-01
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披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无法从错误中了解自身短板和掌握正确的订正方法。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要求高中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运用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认知解题错误并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而高中生具备良好的数学错题订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故而,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将“数学错题订正”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一、引导学生养成错题订正的习惯
高中生来自于不同的初中,自身学习习惯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所以对于刚进校的高一学生,教师就要及时培养学生养成错题订正的习惯。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将当天布置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并充分挖掘作业当中的共性错误和个体短板,同时在课堂上要对共性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让班级整体进步。而对于个体短板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找寻到错题原因,并采取多种策略订正错题。如,寻找教师、咨询同学、探究课本等等。只有使学生从进校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错题订正习惯,才能为后期学习带来较大帮助。
二、引导学生做到错题订正常态化
在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将错题订正视为与课后练习同样重要的“作业”。为了避免学生通过不正确的方法甚至抄袭的手段去进行错题订正,教师首先要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明白日常习题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层次的课后练习,将差异化管理与错题订正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关注错题订正结果的同时,将更多关注度放在背后原因的探索,并能够想方设法将自身不仔细、不明白的地方弄懂和改进。
比如,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在习题内容中尽可能规划丰富的基础练习环节,对于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当学生在纠正符合自身层次的习题错误时,能够更加容易发现习题错误原因,以及调整措施,从而使学生做到错题订正常态化。
三、鼓励学生面批订正
面批作业是教师与学生切实建立起沟通桥梁的关键步骤。在面批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错误,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谈和沟通中,也能够切实评估出学生是否真正做到错题纠正或通过正确方法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际结果及时给予帮助或作出引导调整。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程度,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的整体学情调整教学进度,同时又能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错题订正对学习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
比如,教师在教学《平面向量》相关内容时,就可采用面批确保每位同学扎实掌握知识。由于平面向量的教学内容丰富而具有难度,因此教师在习题批改时,要更加仔细和严谨,在发现学生错误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错题原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给予积极反馈,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评判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然后,让学生根据错题找出对应的知识点,如“基本概念”、“线性运算”、“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等等,再将错题根据学生能够记忆的方式记录于错题本上,引导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短板和需求多次反复的观看错题本。
四、建立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意识
作业或者考试试卷是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措施,错题是该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遗漏点,只有及时订正、及时反思,并将其中内容深化记忆,才能对学生把握整体数学知识带来帮助。在教师开展错题订正过程中,不能够只关注学生是否做好错题订正,更要从根本解决学生的“订正意识”,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将每一次错题订正当成对自己学习知识的二次检验和反思,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订正。
比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时,就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反思,教师在一旁做好指导和纠正工作。让学生根据错题类型进行“自我否定”,如“是诱导公式记错了吗?”、“是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相关知识点没记住吗?”等等。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订正时,学生订正效果才会更加良好,才能更加深刻的记忆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订正,在订正中二次学习,最终将“错题订正”价值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开展高中学生订正数学作业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此目的贯穿至教学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在错题订正的过程中,深化数学知识记忆、加强知识积累、深刻认知到错题解答的“指导性”,从而为学生学习更高阶层的数学知识奠定夯实的基础。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中学生有效订正数学作业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XB17-453)
[ 参 考 文 献 ]
[1]王爱军.将错就错引悟促思——提高高中數学错题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上海中学数学,2016(04).
[2]王槐晟.有则改之追求实效——浅谈高中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策略[J].数学之友,2017(08).
[3]李宽珍.“利用错误资源培养高中生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学数学,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