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品德并重
2019-09-10雷洁雯
雷洁雯
【摘要】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这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品德塑造优化始终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是各科教师应当积极承担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习总书记更是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思想。因此,教学工作应当秉承知识与品德并重的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才能实现“树人”这一教育目的。
【关键词】 小学品德 知识品德 教学 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80-01
一、融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辩证思想
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像学生渗透初步的哲學思想,应当帮助学生建立对事物的辩证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对整体性对待事物的态度。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融入教学内容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开展品德塑造工作。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中观察同一件物体,分别从上、前、左方向中观察同一物品,并将自己观察到的物品的图像绘制下来。此时,学生绘制了不同的二维图像,教师收集并整理呈现。此时,学生发现: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件物品,所观察到的物品的图像是不同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学生也就认识到了:正是因为自己所站的角度不同,也就导致学生观察到的物品不同。经过这一过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会存在对事物看法因角度不同而不同的现象呢?此时,教师举例:同学们在家庭中,妈妈一定不想让同学们多吃雪糕。此时,同学们的心情一定是十分低落的,认为妈妈对待自己过于严苛。但是,从妈妈的视角中来看,她是为了同学们的健康着想,不希望我们吃过多凉的食物,防止我们拉肚子和长蛀牙。所以,我们的看法似乎都没有错误,而是因为我们站的立场不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妄议他人的是非,持有不同的意见只是因为我们所站的立场不同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此时,教师引入学生学过的一句诗结束话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便体现了这一思想。
二、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健康认识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品质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践行积极的价值观念。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优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例如,在《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率、随机性等抽象概念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实践的方式展开学习,通过合作抛硬币的方式将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学生认识到: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机会是均等的,可能性也是均等的,都是1/2.至此,所有结论和规律的获得,都是由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同学们,我们在探索新知、发现规律时,也要像这一节课一样,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结论,善于从实验过程中分析规律,这才是坚持对科学规律探索最宝贵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这一教学实践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培养了积极健康的认知,学生的品德也就得以净化,学生的品德认知也就更加深刻,并且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待真理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
三、应用教学评价,点燃学生热情
教学过程既是对学生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塑造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互动是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对此,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可以从师生对话中渗透,可以利用教学评价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以塑造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在笔者的课堂中,有一名不擅言谈并且十分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中被我提问起来之后,这名学生突然涨红了脸,声音又低又小。此时,其他学生几乎都听不见这名学生的话语,甚至透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于是,我走到这名学生的身边,悉心聆听这名学生的发言。虽然这名学生的声音很小,但是回答的问题却是十分准确的,看得出,这名学生虽然内向且不善言谈,但是却一直认真地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于是,我与这名学生的眼神对视并用微笑鼓励学生,并给之以激励性教学评价:你的回答准确、思路清晰,请你大声地告诉同学们,帮助一些不会的同学理解这一问题。受此教学评价的激励,这名学生眼神突然变得坚毅起来,甚至眼眶中还饱含泪花。于是,这名学生大声地将自己的答案表述了出来。此时,班级中掌声雷动,学生的脸蛋变得更红了。此后,在课堂中,这名学生变得更加积极、更加投入于课堂活动中,有时候还会主动举手参与回答问题。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热情洋溢、积极性高,学习效率也就随之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承着发展性教学理念和激励性教学评价理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寻找学生学习中的潜能,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美,才能让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持久的动力和热情,形成对学习的端正态度。
总结
虽不是对学生进行直接性的品德优化的学科,但是品德教育应当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教师伺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优化,这种教学方式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对此,教师秉承知识与品德并重的原则,通过挖掘教学资源、融合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认知。
[ 参 考 文 献 ]
[1]亢玉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OL].学周刊,2019(16):71[2019-06-15].
[2]吴育军.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38-139.
[3]蒋雨宏.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