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赖汀华
赖汀华
【摘要】 本文论述了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究。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是将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打破英语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通过跨学科阅读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关键词】 跨学科 初高中英语阅读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25-02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现代学科知识的掌握都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也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融合。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大趋势引领老师要对问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探索,这也势必要求阅读教学改变传统的讲练模式,需要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这种整合不仅包括学科课程内各部分内容的整合,更是各学科之间相互整合。
因此,中学英语跨学科阅读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和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它将相关课程融合到英语课程中,打破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界限,通过跨学科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一、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考验最大的是阅读理解。英语阅读理解难是因为它不是单一的对词汇量或语法的考验,更多的会涉及一些其它学科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具备相应的跨学科知识。
缪志聪(2017)指出“跨学科指的是超越单一的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跨学科理论研究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发展需求, 注重调动人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以统整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综合能力发展。这正是核心素养“育人”的核心目标。
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主题”为主导的多学科融合教学,各个学科的老师互相合作,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打破英语与其他学科泾渭分明的界限。通过跨学科阅读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二、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1.整合教学内容,凝炼教学主题
新《课标》指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2017:8)。中学英语阅读中涉及了各方面知识,其中包括历史、语文、地理等多个学科。如果把这些学科分散学习,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英语阅读文本。只有把这些学科串联起来,各个学科的老师互相合作,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这样,学生不仅阅读英语内容,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能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打破单一的学科“壁垒”,实现学科融合。同时,学生在不断阅读和感悟中提升理解能力,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價的能力,并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通过对初中仁爱英语(2011科普新课标版)和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课文文本跨学科主题分析,与历史、语文相关的阅读分别有:①英语与历史学科相融合的阅读课文有:九下Unit5 Topic2 SB & SD;高必修一Unit 5 Nelson Mandela;选修八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 等。②英语与语文学科相融合的阅读课文有:八上U3T3 SC The Little Match Girl、高中必修三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等。③ 英语与历史、语文三科相互融合的阅读课文有:初中九下 Unit5 Topic 3 SC;高中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等。
2.组织跨学科团队,进行跨学科教研活动
由于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把与主题相关的学科知识联合起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所以必须进行跨学科教研并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基于教学项目实施的跨学科教研,是指不同学科教师围绕同一个教学项目展开交流、研讨,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科和教师间的优势互补,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王建良、冯霞,2018)
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相关学科老师逐渐相互渗透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在“求异思维”活动中获得教学主题,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3.联合授课,合作探究
课题组成员组织了为期一年的围绕以“阅读主题”为中心的跨学科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科老师和学生相互渗透和融合,表现为:
第一、教师联合授课。即在同一课堂内,由英语老师为主导,相应学科老师相辅助的形式授课,形成学科互补,实现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大融合”,进行综合知识的构建。
第二、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设计学生的探究体验活动,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阅读与研究,以任务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形成小组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和引领,必要时进行知识讲解。
4.多元评价,重视过程
在开展跨学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这样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此外,还要有独具特色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没有科学的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就无法达到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效果,甚至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付宁,2018)评价标准要清晰、明确,具有可行性和概括性,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考查学生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表现。通过学生自评、集体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
三、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案例探究
通过跨学科阅读主题分析,我们发现,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是一篇典型的英语与历史、语文三科相互融合的主题阅读。于是我们组建了英语、语文、历史跨学科教研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利用2个课时,历史、语文、英语三科老师联合授课,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了一次比较有意义的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和方法的指導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通过历史老师对《解放黑奴宣言》等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学生能够掌握“I have a dream”发生的历史原因和意义。
2. 通过语文老师对“I have a dream”译文的整体感知,分析结构,学生能够体会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手法使语言激越、生动,同时反复传递它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 通过英语老师对“I have a dream”英语文本的解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字里行间的意义,实现深入阅读,并了解英语演讲和中文演讲共同的修辞手法,培养英语演讲的兴趣。
教学策略: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学时: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语文老师(25分钟)+ 历史老师(20分钟)
一、导入
语文老师朗读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学生初步体会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手法,体会马丁·路德·金演讲的语言魅力。
二、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老师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和《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历史材料,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语文老师提出4个问题: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个梦想?3.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呢?4.马丁·路德·金演讲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历史老师提出2个问题: 1.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发表这个演讲?2.《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精神对马丁·路德·金有什么影响?
三、多元评价,重视过程
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和汇报过程中,老师注意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过程,采用学生自评和集体评价,最后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
第二节课:英语老师(45分钟)
一、导入
通过问题“What have you learned in previous lesson?”总结上一节课知识和 Listen to the speech引入新课,让学生感知这篇英文演讲,并初步体会中英文演讲的异同。
二、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Task1 Read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What was the famous speech that Martin gave in Washington, D.C.?
2. Where did he give “I Have A Dream”?
3. How did Martin die?
Task2 Reading:Sum up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Task3 Discussion: What emotion did Martin want to express in his speech? Why did he make the speech?
Task4 Post-reading : What makes the speech powerful? What special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speech?
英语老师利用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方式,弄清这一系列问题。在综合学习过程中,了解背景信息并深入解读文本,了解英语演讲特点,对比中英文演讲异同,激发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这些问题的设置与语文、历史内容相互呼应,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文化品质的形成,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四、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势在必行。它不仅有利于中学英语,也有利于相关学科,它能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并让学生形成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使自身得到发展,素养得到提高。
但是,在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施上,教师需要有跨学科素养和能力,能够提炼跨学科教学主题,并根据这些主题设计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和独具特色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灵活巧妙地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机智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
本文为“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基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的研究论文,项目编号:ZXWY-2017019.
[ 参 考 文 献 ]
[1]付宁.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研究[J].课文语文.2018(4):75-77.
[2]缪志聪. 一场跨学科理想主义实验[J].中国教育报.2017.04.13.
[3]王建良,冯霞.基于教学项目实施的跨学科教研[J].人民教育.2018.02.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