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生”而动·随“学”而乐·随“语”成长

2019-09-10刘小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9期
关键词:拓展思维以生为本

刘小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很注重传统与现代元素交融,知识与生活链接,阅读与运用并举,着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笔者主要通过创设民主氛围,感受自主乐;顺应求知欲望,体验读书乐;拓展创新思维,共享成功乐。从而充分展示小學生的个性化学习,提高其语文素养,让他们在轻松自主的学习中随“语”成长。

【关键词】以生为本;自主乐学;拓展思维;“悦”语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很注重传统与现代元素交融,知识与生活链接,阅读与运用并举,着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让他们在轻松自主、创造性学习中随“语”成长。现就将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与同行们互学共研。

一、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感受自主乐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活课堂氛围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智力潜能。如,在《鸟的天堂》指导课上,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采取个性化学习。有的说:“借助多媒体教学总体感知课文,帮助理解。”有的说:“通过表演来体验情感。”有的说:“情感品读重点文段,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美丽。”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说:“边读课文,边提出问题,自读自悟。”有的则说:“打算和小组同学一块交流着学。”……于是,笔者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他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捧起书本自读自悟起来;有的托着下巴冥思苦想着;有的动笔圈、点、写、画着;有的则与小组的同学小声交流着……人人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学习着课文。为了发散学生思维,笔者适时发话:“假如你真登上了“鸟的天堂”,最想说些什么?”笔者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你一句,我一言地说开了……学习情绪热情高涨,在各自的介绍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当同学们都为这美丽而神奇的“鸟的天堂”赞叹不已时,一位学生却摇头叹息:“老师,现在‘鸟的天堂’的环境已经恶化了。”笔者趁机问:“面对这种情况,你们想向人类说些什么?”有的说:“请爱护鸟儿美丽的家园”。有的说:“爱护鸟类,就是爱护人类自己。”有的说:“除了足迹,什么都别留下”……说得多好啊!同学们在民主营造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还学到了许多值得推广的东西,这能不说是师生各得其益吗?

二、顺应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读书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智慧,要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而现行的部编本中设立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语文教学要真正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呼唤“读的回归”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笔者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这个平台,加强对孩子们的听、说、读、写等综合性训练,从中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在一次指导课上,为了利用好“快乐读书吧”这个平台,顺应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笔者主要创设了“七站式”让学生“悦读”语文。开课伊始:“孩子们,今天就让我们乘坐“快乐读书吧”列车畅游语文大观园,怎样?”话音未落,孩子们就抢着说“好,好……”那参与劲头甭提有多高啦。于是,笔者趁机让班里的“小导游”带领孩子们开启了快乐的“七站式之旅”。第一站:猜字开心园。这时班里的猜谜大王首先开言:“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同学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猜字谜活动中启迪了智慧,激发了兴趣。第二站:成语龙门阵。小主持人刚把规则要求说完,班里不少的成语小神童就“争先恐后”地接龙式地说下去。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又跳出文本,拓宽了知识面。第三站:竞赛藏经阁。主要由班里的小广播员组织文学常识,以抢答式进行着……在这样的比学斗智中,培养了学生应变能力,增长了知识,感受着文学世界里的博大精深。第四站:读书欢乐谷。班里的读书小能手以“读书让我成长,五分钟告诉你”为主题,让同学们交流“博览群书”的心得或感悟,孩子们便滔滔不绝,尽兴地交流着书海的收获,体验着读书之乐。第五站:感悟美文厅。班里的小主播踊跃发言:“我读书,我快乐”,接下来每个孩子都勇于表现:“我诵读的是《童年快乐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父爱之舟》……同学们在富有情感的品读中感受了生活的美、语文的美,已悄悄地爱上了语文。第六站:拟题成功路。先由一名小指导,送给每位学生一把金钥匙打开拟题之门——心灵之桥。十分钟后,孩子们口头表述着自己拟的题目:母爱如伞、老师的眼睛、友爱之桥……见孩子们兴致高涨,笔者又让孩子们进行续写训练,试着把结尾写下来,只见孩子们疾笔如飞地……不一会儿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生1:桥是母爱的化身,是妈妈的背……

生2:桥是对老师的赞誉,在成长路上,老师为我们搭桥铺路……

生3:这是架起我们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桥……”

同学们的写作思路完全被打开了,在表达练写中提高了语文运用能力。第七站:群英荟萃。语文大观园任你畅游。瞧,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表达着:语文,你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让我心神向往;语文,你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我回味无穷;语文,你是浩瀚的大海,让我尽情遨游;语文,你是辽阔的天空,让我展翅高飞;语文,你是成长的摇篮,让我快乐无比……就这样,孩子们在“快乐读书吧”里体验着读书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拓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共享成功乐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部编本教材中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口语交际”的设计,都很明确地指出:要让课堂成为创新教育的天地。如,一次研讨课上,当学完单元课文后,进入了“交流平台”这个教学环节,同学们津津乐道地介绍着课外读本《捞铁牛》中的铁牛如何“笨重”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既然铁牛有这么大,为何它还会被洪水冲走呢?”颇有一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神气。是呀。算算铁牛的重量,洪水哪来那么大的劲,竟然把它们都给搬走了呢?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质询,笔者没有妄下结论,而是让大家分组讨论、交流。不一会,有的说:“我认真观察了文本中的插图,发现铁牛不仅大还挺圆,所以洪水一冲,它就容易滚动。”有的说:“我们小组认为,文本中‘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这一句话很起作用,发大水时,水猛然冲击浮桥,浮桥就会使劲拉动铁牛,就把铁牛拉下了水”……笔者没想到当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竟然能深入地品读课文,在推断、想象、品词析句中说出这么令人满意的答案,着实令人感到欣慰。正当笔者想作圆满的小结时,突然一位学生又发话了:“老师,黄河已经很浑浊了,再往河里倒沙不利于环保,我认为怀丙的方法还需要改进。”在别人众口一词地唱赞歌时,他却敢于质疑。“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笔者提议。一阵热烈的掌声后,同学们表示课后继续查阅资料,非要想出完全之策不可。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同学们不仅养成了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还能从大量阅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下课铃声已经响了,可孩子们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意犹未尽……这既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仅是笔者在实施小语部编版教材中一些尝试、探索的课例,小语教学中还有更多的优化课例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去发现、去探讨、去突破。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把握好统编教材的新理念、尊重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随“语”成长,实在有效的课堂也才能随新课程的实施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熊生贵.新课程下生命课堂的诞生[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孙立春.新课程改革实用导读[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11).

[4]王深根.小学语文新课程[M].宁波出版社   2008,1.

[5]江长冰,刘惠敏.三位一体,把握语文言语表达形式层级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猜你喜欢

拓展思维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五分钟微讲坛之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插图,语文创新教法中的“点睛”美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深度报道与记者的拓展思维关系
巧用多媒体,给中职语文教学增添一抹亮丽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