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班,用心感化学生
2019-09-10黄凤飞
黄凤飞
一、案例背景
几年前,我新接手一个赫赫有名的“差”班,这个不省心的班级,让我一开学就陷入极度忙碌之中,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告状:“老师,陈xx和张xx打架了”“老师,王xx敲诈我”……我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忙着收拾烂摊子,我声嘶力竭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怒斥着那些“闹塘鱼”,并三令五申,“不准”这个,“不能”那个,可是,我每天还是重复着相同的“故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班上这么乱,可怎么办?
二、案例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管好这个班级的曙光。记得有一天早晨,我一返校便看到了办公桌上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黄老师,看着你每天生气,我很难过,我好想有一天,能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我心一热,不由感叹:班上不是也有这么懂事的孩子吗?怎么就忽视了呢?这张纸条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对前段时间的班级管理进行了反思,虽然班上确实有为数不少的调皮孩子,但是班上也有很多懂事的孩子。为什么班上做得好的地方我忽视了,而眼光却死死盯着那些做得差的地方呢?我想,我该换个角度教育孩子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及时发现班级问题并及时处理,这点是没错,但是如果一味只看到问题,天天吹毛求疵,势必会影响到整体,让自己不能理智看待问题,正确评估这个班级。这个班级更需要阳光,需要班主任给予一种正能量。
三、案例剖析
冷静下来的我,在班级管理上不再处于被动状态。我找了许多同学了解情况,与之前的任课老师交谈,及时对班级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老师更替频繁,三年换了四个班主任,导致行为习惯养成不好。一年级是养成教育很关键的时刻,但是这个班的启蒙老师刚接班没多久便怀孕了,糟心的是,这个体质不甚好的老师怀孕后反应太大,所以隔三差五便要请假,最长的一次,一个月都是其他班老师临时来代课,这样坚持了几个月后,班主任索性请了产假,中途不得不请了代课老师。不过,因为习惯没养成好,班上“野性”太足,代课老师很快弃他们而去,就这样,这个班还没到三年级,各种原因便频繁更换了四任班主任,错过了最佳的习惯养成时期。
2.班上有几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成了班上“混世小魔王”。如,经常打人的张xx,其实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在粗暴的父亲棍棒下长大的;陈xx则是家庭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完全不听老师管教;而王xx这个孩子,因为父母忙于工作,长期处于无管教状态中。正因为有这三个孩子的存在,带动了好几个跟风的男生“兴风作浪”,班上经常“鸡飞狗跳”,导致所有接班的老师忙于善后,经常在班上“暴风骤雨”,丝毫不敢放松,教育处于被动状态。
四、案例措施
我及时调整心态,结合自己的观察与了解,改变教育方法,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
1.改变自己处事方式,用赞美与肯定激励学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心最深处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记得有一天去上课,我站在门口扫视了一下有点热闹的教室,发现除了那十几个调皮蛋,班上还是有不少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我欣慰地笑了,大声说:“我要表扬那些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开始一一点名了,奇迹出现了,原本吵闹的那些调皮蛋,立马坐得笔直,教室里迅速安静了下来。这是我接班几周以来,第一次享受到这种待遇。我顿了一下,也点名表扬了那几个坐端正了的调皮蛋。这件事情,让我顿悟,赞美或许就是打开这班孩子心门的钥匙。临下课时,我又无不感慨地说:“感谢大家给我带来满满的感动与幸福,这节课,我看到了你们的优秀,我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那一刻,他们的脸上竟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开心。
2.以活动为载体,俘获学生“芳心”。 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因此,我非常重视活动的组织,每周五我都会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如,“感恩有你”“好习惯记心中”“小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礼貌记心中”等,这些主题班会无形中便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文明礼仪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当然,除了主题班会活动,我也经常组织他们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其他活动,如带他们去白水带爬山,组织他们去五邑华侨博物馆参观,或者只是和别的班联合进行一场拔河比赛,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大大缩小了我和他们的心理距离,他们慢慢接受并爱上了我这个“新家长”,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他们眼里变得有吸引力了。
3.制定班规班约,搞好班级常规管理。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让班上同学明确了学习、纪律等方面应该怎么做了以后,我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班规班约,并相对应地推出奖罚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考虑到班上“自由”已成习惯,我在制定班规班约后,一天一小结,一周一大结,使班规班约牢植于他们心中。为了调动他们积极性,我每周推出两个“进步之星”和两个“学习楷模”,不但给他们颁发奖品和奖状,还群发信息给家长,增强他们的自豪感。渐渐地,班上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规范不少,他们终于有了规则意识。
4.关心班上三个特殊孩子,用爱融化他们内心的“冰块”。张xx、陈xx、王xx三个孩子情况各有不同,但因为太调皮,“批评”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我不走寻常路,遇到他们犯错误,我没有选择大发雷霆,而是和颜悦色地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只要他们有改变,我便大声在班上表扬他们,让班上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他们进步的喜悦。班上的一些事情,我还会拉上他们一起出主意,每天雷打不动地利用下课时间和他们互动,谈天说地。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犯错的几率越来越小,班上的麻烦事越来越少了,班上那个牛高马大的张xx,最初违纪最多,可他不但慢慢改变了自己,还开始做起他之前几个“死党”的工作,还振振有词地说:“老是给班上抹黑多不好,不如我们几个多为班上做点好事吧。”后来,这个有点号召力的孩子当了纪律班长,成了我得力的助手。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班变得越来越规矩了,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越来越少,肯定赞美的声音多了,班上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一年之后,这个班竟成了学校优秀班级,参加“红领巾梦工场”还获得省三等奖。有一次,班上几个孩子在东湖公园进行义賣活动,他们的机灵还打动了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的一位记者,竟邀请他们去江门电台做了两期节目。
五、案例反思
苏赫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点。”我很庆幸,我及时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及时掌控了班级走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耐心,给班上洒下一片阳光,用正能量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优点一点点挖掘出来,使教育收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