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2019-09-10郭源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2期
关键词:三年级解题技巧应用题

郭源珍

【摘要】三年级是整个小学期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应用题也比一、二年级多,其内容广泛、信息量多,且结构逐渐复杂,学生解决应用题的难度增大。三年级数学的應用题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问题在试题中的反映,解决应用题就是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小学生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和现实生活体验,所以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会比较困难。本文经过剖析对于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一些解题技巧,以促进三年级学生克服解决应用题的障碍。

【关键词】三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

应用题教学是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三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触及普通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小朋友从简单到复杂,也要求老师要协助小朋友不停总结、归纳,让学生从已学到的解题措施中找出规律,掌握特点。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进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就是要审清题意,审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数量关系,通过对文字描写或图形的理解,能清楚的知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等,从而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为正确解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小朋友平时在应用题审题时很容易丢三落四,不是多一个字就是少一个字,审题时是否顺利与解决应用题有直接的关系,小学生三年级对应用题审题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三部曲。

第一步:读题。首先,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读题时间,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教师留给学生读题的时间很短暂。尽管他们认为读题很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往往为了多练题,而挤占学生读题功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匆匆读题,没有读懂题,就进入剖析问题阶段,形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无法精确审题。

其次,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读题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数学应用题的读却不能快读、速读,没考虑地读,它要求讲究一定的方法。数学中的读不讲究优美好听,但需求用心、用脑,逐字逐句地读。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破句。

如:(1)书店进了一批书,第一天卖出40本,第二天卖出45本,第三天卖出71本,平均每天卖出多少本?

(2)书店进了一批书,第一天卖出40本,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5本,第三天卖的比第一天和第二天卖出的少14本,平均每天卖出多少本?

(3)书店进了一批书,前两天卖出了124本,后三天卖出了106本,平均每天卖出多少本?

像这样看似类似的题目的问题,其中关系差之千万。可见,假如审题错误,必定会导致解题的方向和途径错误。因此,良好的审题习惯直接关系到应用题解题的正确性。

第二步:复述题目。总有些学生会在老师讲解时一拍脑瓜说:“哎呀,我咋没看见这个。”对于这样的学生就应该用“复述题目”的方法,注意复述题目最好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复述已知条件和问题,而不是背诵。

第三步:找关系。1.对题中表述的数学术语要能正确了解。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意,行程题“来回”的行走情形,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没有办法理解题意,更无没有办法确立其数量关系;2.对题中提示数量的关键句要重复琢磨,理解它的真正的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设“学校运动会,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有36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三年级,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对此题不光要弄清学术语“倍”的含义,还要分析辨清是五年级人数多还是三年级人数多,这就要抓住关键句“是三年级的3倍”,联想题中前后内容把这个短句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是三年级的3倍”即“五年级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也即把三年级参加的人数看做1倍数,则五年级参加的人数就是3倍数,两个年共参加了36人,这36人就是相当于1 + 3 = 4倍数这样就可以求出1倍数,及三年级参加的人数是 = 9(人)再根据三年级和五年级参加人数的关系可以求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9 × 3=27(人)。至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培养良好的画图习惯

画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因为画图可以把以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如,上面所提到的例题,“学校运动会,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有36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三年级,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可以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如下:

这样就把题目中那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了,从图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把三年级参加的人数看做1倍数,则五年级参加的人数就是3倍数,两个年级共参加了36人,这36人就是相当于1 + 3 = 4倍数这样就可以求出1倍数,及三年级参加的人数是= 9(人)再根据三年级和五年级参加人数的关系可以求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 9 × 3 = 27(人)。

再如,“把一个正方形切成了两个长方体,周长就增加了8分米,原来的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只凭想象,做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按照题意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很快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题意画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周长增加了8分米,实际上是增加了2条正方形的边,每条边长是= 4 (分米)。原正方形的边长周长是4条边的和,即周长为:4 × 4 =16 (分米)。

以上各题可以看出,一些的题目条件关系复杂,一时难以解答,可以用画图法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具体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画图对解答条件隐蔽、关系复杂疑难的应用题,能起化难为易的作用。

三、让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只需细心地观察四周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生活处处都是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的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用120元买奖品。

(1)买4盒水彩笔需要多少钱?

(2)买4盒水彩笔后,剩下的可以买几把直尺?

(3)用120元买奖品,还可以怎么买?写出两种两步式的购买方案。

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想让你们帮我去状元书屋买一些奖品回来奖励一些比较棒的小朋友,这里有个价格表,看谁能够更充分地利用120元,买的东西最多。”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在书店买书,他们的解题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还体验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上面的(1)(2)(3)小节就迎刃而解了。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解答应用题时,应先教会他们如何审题,做好审题的“三部曲”,多设计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相信只要通过师生一起共同努力,应用题这一难点终将会被我们攻克。

参考文献:

[1]王红光.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一些解题思路[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

[2]谢燕.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

[3]邵燕.小学三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砖盖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3.

[4]齐继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

猜你喜欢

三年级解题技巧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