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浅析
2019-09-10车甜甜
车甜甜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一门组成科目,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起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全面的探索和优化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的创新自身在课堂的教法运用,不断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分三点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可以为教师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我们对小学课堂教学探索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效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被逐渐的激发起来,教师的教学热情也逐渐高涨,这是令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事情,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的就此进行改进和总结,以不断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小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教学效能,应以教学准备为前提
备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精准化、扎实化的备课工作可以加深教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刻感知,不断的增强教师的教学本领,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在教学前进行扎实化的教学准备。例如,在学习《怎样进行考察》内容时,教师要积极开展备课,其一,学情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学生对教材中的要求是否完全把握、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学生最近的状态如何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精准化的了解的,了解学生是备课的第一步。其二,教学内容研究。对于教学内容而言,教师要仔细的分析教学模块的组成部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易混淆点,并研究在课堂较好展现这些内容的方法和策略,为高效的教学打好基础。其三,教学目标设定。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需要在若干个目标指引下去开展和实施,如①充分了解考察活动的一般顺序;②可以初步的开展考察活动;③可以撰写简单的考察报告等等,让精准、明确的目标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高效教学打好基础。
二、提升教学效能,应以合作学习为依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以活动和实践为主题的学科,有其特殊性,因材,教师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那种单一口授的教学方式,积极的采用自由开放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同样以《怎样进行考察》内容为例,在开展该节课的教学中教師不妨采用合作学习法。其一,分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践能力、交流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将班级里的小学生进行互补性的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其二,探究任务布置。教师要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具有针对性的探究任务,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①探究什么是考察活动?②开展考察前需要准备些什么?③总结考察活动的一般步骤有哪些?等等,让这些突出教学主题、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问题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其三,讨论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积极的就以上的探究任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维持好课堂的探究秩序,避免学生借着讨论去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待学生讨论学习完毕后教师要积极的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根据所确定的主题去考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提升教学效能,应以多元评价为重点
当实践活动进行完毕后,需要教师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不断的发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的提出改进的方向,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更好的前进和提升。例如,我们仍以《怎样进行考察》内容为例,让进行完实践活动后,可以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其一,学生自评。如学生甲说,自己在课堂的讨论活中较好的理解了考察活动的步骤、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展开,需要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其二,学生互评。如学生乙评价学生甲称,甲同学在课堂的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效果也很不错,但是在实践中总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需要改进。其三,教师评价。如对于甲能较好的掌握考察的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开展实践活动表示鼓励,对于其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境给予分析和解决,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要不断的提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积极的优化和改进自身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法运用,不断的就该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开展高效的合作学习、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断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探究[J].教书育人,2017(25):29.
[2]周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53.
[3]吴国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