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林翠芳
林翠芳
摘 要:新课改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有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在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展开论述,以望进一步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导入;合作;延伸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了出来,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只是一味地對其进行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的灌输,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而“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科学教学的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优化,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趣味导入,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实施趣味导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相貌各异的我们》这课之初,我先是向学生问道:“经过六年的共同生活,想必同学们之间都非常熟悉。如果我说出一位同学的名字,你们能不能在全校同学中把他找出来?”学生自信满满地答道:“能!”之后,我继续说道:“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某一位同学的特征,你们猜一猜是谁。”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够根据描述快速地找出对应的同学。几轮游戏过后,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出是某一位同学,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我们的相貌。”如此导入,既点燃了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占整体教学的比重,并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斜面的作用》这课时,我先是向学生问道:“如果老师想要将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办法?”“杠杆翘!”“滑轮组吊!”……待学生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示范了用木板将木桶滚上讲台,并说道:“像倾斜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就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吗?”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一次,每次操作三遍,对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待学生得出“斜面可以省力”这一结论后,我继续引导道:“刚才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比较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每个小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各不相同。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之后,我让学生分组实验,并总结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课后延伸,体验开放学习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教学已不再单纯强调“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养成”,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有意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指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以使学生在体验开放式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教学完《多种多样的植物》这课后,为强化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为校园里的植物做一张名片,并提出了名片的制作要求:1.名片应包括植物名称、分类及同类植物、该植物的作用等。2.文字要规范,书写要清楚;3.图片要精美,可以在名片上画一些画;4.要尽可能地充实资料,为植物做详细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补充课外知识,对不知名的植物进行了解,这便有效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外延,加强了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了解。
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教师就应以兴趣教学为导向,以合作学习为主线,以应用实践为目的,不断调整优化科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科学教学由“低效”逐步走向“有效”。
参考文献:
[1]赵晓强.谈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25):59-60.
[2]苏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6(0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