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作业安全分析的应用与实践

2019-09-10吴刚

消防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风险

吴刚

摘要:危险作业一直是施工作业风险管控的重点和难点,一旦管控措施缺失或失效而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企业安全绩效的重大损失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开展危险作业安全分析,能够在作业前对某项工作任务潜在的危害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

关键词:作业安全分析(JSA);危险作业;风险

危险作业是包括高处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在烟草行业中,危险作业具有作业数量多、作业风险高、风险防控措施复杂等特点。危险作业一旦因风险管控失效而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绩效的重大损失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危险作业已成为烟草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风险管控环节之一。

目前,工作安全分析方法已成为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風险控制的管理工具,在国内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广核等高危行业也已推广应用。

一、工作安全分析的实施流程

作业安全分析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开展:

把工作分解成具体步骤;识别工作流程中每一个步骤的危害;对危害进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形成JSA分析表。

下面以例 1为例,介绍危险作业的工作安全分析过程。

例 1 某相关方准备在室外5米高处进行设备安装作业,作业处无安全带的可靠悬挂点。

(一)分析前准备

1.人员准备

针对该项危险作业工作任务,由项目责任部门组织,部门安全管理员、项目责任人、相关方现场负责人和有经验的作业人员组成分析小组,共同开展工作安全分析工作。

2.工作准备

收集作业人员、设备、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等作业相关信息,通过询问、现场查看等方式,了解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作业能力,设备设施、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作业地点、气候、光线是否满足作业要求,设备设施布局是否对作业造成影响等情况。

(二)作业步骤分解

按工作顺序把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具体而明确的步骤。如例 1的作业活动可分解为以下作业步骤:1.确认作业人员作业资格;2.对电动升降机进行检查;3.设置防坠物保护;4.安装移动升降机;5.穿戴并悬挂安全带;6.移动升降机上升;7.作业;8.移动升降机;9.作业结束。

(三)识别作业风险

工作安全分析的危险源识别是对作业过程每一个操作步骤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在危险源识别时,使用能量和危险物质导向进行辨识,辨识现场存在的固有危险根源(第一类危险源),辨识导致事故或伤害发生的触发因素(第二类危险源)、事故伤害发生过程和造成的后果,在工作安全分析表“危害因素描述”一栏中,按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对事故发生的过程和事故后果进行描述。

(四)风险评价

安全分析的风险评价是对识别出来的每一个危险源通过采集现场信息,基于现有控制措施的实际状况,对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的分析。由于风险由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后果严重性与可能性共同决定,因此风险评价是对后果严重性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对于危险作业的风险评价,笔者建议采用结合了定量分析且适用于危险作业现场的风险矩阵法。

在分析风险的严重性时,应综合考虑危险根源的能量级别、可能导致事故的伤亡和损失情况、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

对风险的可能性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单位在日常的作业、监护和检查以及人员胜任度、隐患和事件发生率等因素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对单元内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价后,得出风险值,对照表四风险等级判定表确定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五)风险控制

对风险评价结果应按照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针对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事故的触发因素,优先采用消除、取代、封闭、隔离等工程控制措施。采取控制措施后,仍需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措施消减后风险的评价,直到风险降为可接受的范围内。

例1的安全分析结果见表一。

(六)分析结果的应用

危险作业安全分析结果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后,由相关方负责人在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使作业人员明确该项作业的作业步骤、存在的主要风险及相应控制措施。

相关方按照危险作业安全分析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作业并对照检查,实现了作业和现场监护的规范性。

工厂相关部门以危险作业安全分析制定的控制措施为依据,开展监督和检查,检查的针对性更强,操作更为简便。

危险作业安全分析的结果可为建立和完善危险作业规程等管理文件提供技术支持。

二、作业安全分析的实践应用

成都卷烟厂于2016年起,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危险作业安全分析工作。为了更好推行这一安全管理方法,工厂由安全管理科负责编写了培训教案,对工厂涉及危险作业的项目责任人、部门安全员以及相关方负责人组织开展了安全培训;针对不同的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科编写了18个《危险作业安全分析模版》,供相关部门下载后修改使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应用过程中,加强危险作业安全分析结果的审查和现场复核,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专业性的修改意见,避免和减少风险识别不充分、控制措施不完善的情况;成立专门的监管队伍加强现场的巡视和检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通过近三年时间的应用,相关方作业人员对危险作业风险的认识逐步提高,作业规范性逐步加强,作业现场的违规违章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目前,危险作业安全分析已在四川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各分厂推广应用。

三、结语

经过实践应用证明,危险作业安全分析是一种将危险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大限度消除和控制的有效方法,也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在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延伸。开展危险作业安全分析,对于企业提高危险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危险作业风险预测,确保风险得以超前有效控制,在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王秀军.作业安全分析(JSA)指南[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

张乃禄,刘灿.安全评价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刘宏展,徐向东.危险源辨识的概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65-70.

猜你喜欢

风险
浅析建业住宅集团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资产证券化风险探讨
关于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范策略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